“吾與云動時止而通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與云動時止而通兮”全詩
東山之云靈靈癘二友風伯子雨江兮,吾與云動時止而通兮。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怡云山房詩》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怡云山房詩》是元代文人楊維楨的作品。詩中描述了東山的云霧,表達了詩人與云的親近和交流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東山的云飄飄悠悠,積雪如白等待曾經結冰,我與云一同靜謐時漫步并躲藏。東山的云靈動飄逸,伴著二友風伯子和雨江,我與云一同動蕩時停駐并相通。
詩意和賞析:
《怡云山房詩》以云為主題,通過描繪云的狀態和行動,表達了詩人與云之間的情感和互動。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將云的飄逸、靈動與詩人的心境相結合,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對生命的領悟。
首句描述了東山的云飄蕩悠遠,與積雪相映成趣,形成一幅雅致的景象。詩人與云共處時,選擇了云靜謐時行走和躲藏,這種與云共鳴的方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與之和諧共生的態度。
接著,詩人描繪了東山的云靈動活潑,伴隨著風伯子和雨江這兩位云的伙伴。詩人與云共處時,選擇了云動蕩時停駐和相通,表現出詩人對云的變幻和流動性的理解,也表達了與云相通的愿望。
整首詩通過對云的描繪和對云與詩人之間互動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感悟。詩中的云象征著自由、變幻和靈動,與詩人的情感相互交融,構成了一幅優美的意境。通過與云的對話與互動,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思考以及對和諧共生的追求。整篇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喚起讀者對自然美的共鳴和對生命哲理的思索。
“吾與云動時止而通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yún shān fáng shī
怡云山房詩
dōng shān zhī yún yīng yīng xī, jī bái xuě dài céng bīng xī, wú yǔ yún jìng shí xíng ér cáng xī.
東山之云英英兮,積白雪待曾冰兮,吾與云靜時行而藏兮。
dōng shān zhī yún líng líng lì èr yǒu fēng bó zi yǔ jiāng xī, wú yǔ yún dòng shí zhǐ ér tōng xī.
東山之云靈靈癘二友風伯子雨江兮,吾與云動時止而通兮。
“吾與云動時止而通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