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臺前春似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麋鹿臺前春似海”全詩
瓠子勢方吞鲊甕,蘄州血已到錢唐。
火鰍東掣千尋鎖,鐵馬西馳半段槍。
紫微老人迷醉眼,彩紅猶掛米鹽商。
麋鹿臺前春似海,鴛鴦湖上水如湯。
兇人不有三危竄,義士能無六郡良。
謾說子儀驚賊膽,已聞□□在戎行。
東門猛虎窮投井,尚倚九城松檜長。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書錢唐七月廿三日事(至正丙申)》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錢唐七月廿三日事(至正丙申)》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時局動蕩的感嘆。
詩詞通過一系列隱喻和象征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觀點。首先,詩中提到了兒童報日斗,妖蟆生燧光,瓠子吞鲊甕,蘄州血已到錢唐等景象。這些畫面揭示了社會動蕩和戰亂的現實,以及人們生活在其中的困境和苦難。
接著,詩中出現了火鰍東掣千尋鎖,鐵馬西馳半段槍,紫微老人迷醉眼,彩紅猶掛米鹽商等意象。這些象征著權力和勢力的角色,暗示了社會的混亂和腐敗。火鰍東掣千尋鎖可能指的是權貴階層利用權力掠奪財富的景象,鐵馬西馳半段槍則代表戰亂和沖突。紫微老人迷醉眼則表明統治者迷失了自己的初心,只顧享樂而忽略了民眾的疾苦。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麋鹿臺前春似海,鴛鴦湖上水如湯。這些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與前文的社會動蕩形成鮮明的對比。這里可能象征著人們對和平與安寧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最后,詩中出現了兇人不有三危竄,義士能無六郡良,謾說子儀驚賊膽,已聞□□在戎行,東門猛虎窮投井,尚倚九城松檜長等描寫。這些詞句表達了作者對正義和英雄精神的贊美,以及對社會有識之士的期待和呼喚。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社會的動蕩和腐敗,以及對美好未來和英雄精神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對時局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詩詞將復雜的社會現象和人們的情感融入其中,呈現了一幅意境豐富的畫面。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和對美好未來的渴望,同時也可以思考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和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麋鹿臺前春似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qián táng qī yuè niàn sān rì shì zhì zhèng bǐng shēn
書錢唐七月廿三日事(至正丙申)
ér tóng shí rì bào rì dòu, qián yè yāo má shēng suì guāng.
兒童十日報日斗,前夜妖蟆生燧光。
hù zǐ shì fāng tūn zhǎ wèng, qí zhōu xuè yǐ dào qián táng.
瓠子勢方吞鲊甕,蘄州血已到錢唐。
huǒ qiū dōng chè qiān xún suǒ, tiě mǎ xī chí bàn duàn qiāng.
火鰍東掣千尋鎖,鐵馬西馳半段槍。
zǐ wēi lǎo rén mí zuì yǎn, cǎi hóng yóu guà mǐ yán shāng.
紫微老人迷醉眼,彩紅猶掛米鹽商。
mí lù tái qián chūn shì hǎi, yuān yāng hú shàng shuǐ rú tāng.
麋鹿臺前春似海,鴛鴦湖上水如湯。
xiōng rén bù yǒu sān wēi cuàn, yì shì néng wú liù jùn liáng.
兇人不有三危竄,義士能無六郡良。
mán shuō zi yí jīng zéi dǎn, yǐ wén zài róng háng.
謾說子儀驚賊膽,已聞□□在戎行。
dōng mén měng hǔ qióng tóu jǐng, shàng yǐ jiǔ chéng sōng guì zhǎng.
東門猛虎窮投井,尚倚九城松檜長。
“麋鹿臺前春似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