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恩慚皎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背恩慚皎日”全詩
背恩慚皎日,不義若浮云。
但使忠貞在,甘從玉石焚。
竄身如有地,夢寐見明君。
分類:
《劉展下判官相招以詩答之》崔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劉展下判官相招以詩答之
國有非常寵,家承異姓勛。
背恩慚皎日,不義若浮云。
但使忠貞在,甘從玉石焚。
竄身如有地,夢寐見明君。
譯文:
劉展下招募判官,他以詩作答。
國家極其寵幸我,家族得勛異姓。
忘恩辜負皎潔的白日,不義如同飄渺的云。
但只要忠貞的心在,甘愿化身為玉石投爐焚燒。
像是有一方寶地接納著我流浪的身軀,在夢中也可見到明君。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崔峒寫給劉展下判官的詩,詩中表達了劉展的迷茫和忠誠。
劉展作為一個判官,得到國家的特別寵愛,家族也因此得到異姓的勛貴。然而,他意識到自己辜負了這些恩寵,追求私利,違背了正道。他感到慚愧,認為這種不義的舉動只是一種虛無飄渺的存在。
然而,詩人崔峒卻告訴劉展,只要他心中仍有忠貞之心,他愿意為國家犧牲,就算是被煉成玉石也能甘愿。詩中提到“竄身如有地”,意味著他渴望有個地方能收留他,讓他能夠盡忠職守。
最后,詩人崔峒表達了劉展對明君的憧憬,他在夢中渴望能見到一個明君,這也是他對國家美好未來的期盼。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劉展的內心矛盾和對忠誠的追求。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他對于榮耀和正義的執著追求。詩人把劉展的苦悶和追求娓娓道來,讀來令人懷念。同時,詩人通過這首詩也表達了對劉展的鼓舞和支持,鼓勵他堅持正義的道路。
整首詩語言簡練,形象鮮明,表達了劉展內心的掙扎和對忠誠的追求,同時也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正義和忠誠的追求,具有深遠的意義。
“背恩慚皎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zhǎn xià pàn guān xiāng zhāo yǐ shī dá zhī
劉展下判官相招以詩答之
guó yǒu fēi cháng chǒng, jiā chéng yì xìng xūn.
國有非常寵,家承異姓勛。
bèi ēn cán jiǎo rì, bú yì ruò fú yún.
背恩慚皎日,不義若浮云。
dàn shǐ zhōng zhēn zài, gān cóng yù shí fén.
但使忠貞在,甘從玉石焚。
cuàn shēn rú yǒu dì, mèng mèi jiàn míng jūn.
竄身如有地,夢寐見明君。
“背恩慚皎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