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汩泥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海若汩泥滓”全詩
神仙有窟宅,亦在玄黃里。
大壑多驚風,不辨龍與鯉。
吹沙乘波出,洶若鯨鯢起。
陽侯貫深淵,海若汩泥滓。
馬銜恣饞食,罔象潛譎詭。
誰能報王母,弱水不可履。
羲和近虞淵,日暮空已矣。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感懷二十四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懷二十四首》是明代劉基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一個神奇壯麗的仙境景觀。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峨峨蓬萊山,渺渺大瀛水。
神仙有窟宅,亦在玄黃里。
大壑多驚風,不辨龍與鯉。
吹沙乘波出,洶若鯨鯢起。
陽侯貫深淵,海若汩泥滓。
馬銜恣饞食,罔象潛譎詭。
誰能報王母,弱水不可履。
羲和近虞淵,日暮空已矣。
詩詞以峨峨蓬萊山和渺渺大瀛水為開篇,描繪了一個神秘的仙境景觀。這些山嶺高聳入云,水波浩渺無邊,仙境的存在讓人感到遙遠而神秘。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神仙們在這個仙境中的居所,他們的窟宅隱藏在玄黃之中。這里的玄黃象征著神秘和神奇,顯示出仙境的超凡性質。
詩中還描繪了大壑中突然的驚風,無法辨別其中是龍還是鯉。這里的大壑暗示了險峻的地形,驚風則增添了神秘感。
接著詩詞中描述了風吹沙起,波激浪涌的景象,如同鯨鯢出海,氣勢洶涌。這種形象描繪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給人以震撼之感。
接下來的幾句詩中,陽侯貫穿深淵,海水如泥漿般渾濁。這里描繪了深不可測的深淵和污濁的海水,強調了仙境的奇特性質。
詩的后半部分則以一種神秘的語調表達了對王母的祈求,希望能夠得到她的回應。弱水不可履,意味著凡人無法進入仙境,只能仰望。
最后兩句描述了太陽落下的景象,羲和接近虞淵,暗示天色漸晚。整首詩以神奇壯麗的景觀和超凡神秘的仙境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仙境的特征,表達了詩人對神秘世界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海若汩泥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èr shí sì shǒu
感懷二十四首
é é péng lái shān, miǎo miǎo dà yíng shuǐ.
峨峨蓬萊山,渺渺大瀛水。
shén xiān yǒu kū zhái, yì zài xuán huáng lǐ.
神仙有窟宅,亦在玄黃里。
dà hè duō jīng fēng, bù biàn lóng yǔ lǐ.
大壑多驚風,不辨龍與鯉。
chuī shā chéng bō chū, xiōng ruò jīng ní qǐ.
吹沙乘波出,洶若鯨鯢起。
yáng hóu guàn shēn yuān, hǎi ruò gǔ ní zǐ.
陽侯貫深淵,海若汩泥滓。
mǎ xián zì chán shí, wǎng xiàng qián jué guǐ.
馬銜恣饞食,罔象潛譎詭。
shuí néng bào wáng mǔ, ruò shuǐ bù kě lǚ.
誰能報王母,弱水不可履。
xī hé jìn yú yuān, rì mù kōng yǐ yǐ.
羲和近虞淵,日暮空已矣。
“海若汩泥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