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為弟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生一世為弟兄”全詩
爺娘棄我不待老,骨肉無人但兄嫂。
兩身一氣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誰道。
清晨采薪日入歸,殘羹冷飯難充饑。
欲言問兄兄不顧,嫂是他人更奚訴。
人生一世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榮。
爺娘在日曾眷戀,愿兄回看死人面。
此詩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間而作。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孤兒行》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孤兒行》這首詩是明代劉基所作,描述了一個孤兒的悲慘遭遇和內心的孤獨感。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蓬頭皸足誰家兒,
滿面塵埃雙淚垂。
爺娘棄我不待老,
骨肉無人但兄嫂。
這個詩句描繪了一個孤兒的形象,他衣衫襤褸、腳上破了洞,滿臉沾滿塵土和淚水。父母拋棄他,并不等他成年,他的親人只有兄長和嫂子。
兩身一氣不相知,
陌路茫茫向誰道。
清晨采薪日入歸,
殘羹冷飯難充饑。
這個孤兒和兄長、嫂子之間沒有親密的關系,他們彼此之間相互陌生,孤兒對前方的路途感到茫然,不知道向誰求助。每天清晨,他勞作采集柴火,只能依靠這些來過活,但回到家里,只有殘羹冷飯,難以填飽肚子。
欲言問兄兄不顧,
嫂是他人更奚訴。
人生一世為弟兄,
同根自合同枯榮。
孤兒想要向兄長傾訴,但兄長卻不理睬他,他只能把苦衷告訴嫂子。人生中,兄弟應該同根同源,相互扶持,但現實卻是兄長對他漠不關心,只有嫂子對他略有同情。
爺娘在日曾眷戀,
愿兄回看死人面。
此詩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間而作。
孤兒回憶起過去,父母曾經深愛他,希望兄長能來看望他們已經逝去的父母。整首詩表達了孤兒對親情的渴望和對兄長的失望。
這首詩通過描繪孤兒的遭遇和內心痛苦,反映了明代社會中存在的貧困和冷漠。同時,詩中也傳遞了對親情的珍惜與渴望,以及對兄弟情誼的思考。它呈現了明代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折射出了作者對兄弟之間應有的親情關系的思索與關注。
“人生一世為弟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ér xíng
孤兒行
péng tóu jūn zú shuí jiā ér, mǎn miàn chén āi shuāng lèi chuí.
蓬頭皸足誰家兒,滿面塵埃雙淚垂。
yé niáng qì wǒ bù dài lǎo, gǔ ròu wú rén dàn xiōng sǎo.
爺娘棄我不待老,骨肉無人但兄嫂。
liǎng shēn yī qì bù xiāng zhī, mò lù máng máng xiàng shuí dào.
兩身一氣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誰道。
qīng chén cǎi xīn rì rù guī, cán gēng lěng fàn nán chōng jī.
清晨采薪日入歸,殘羹冷飯難充饑。
yù yán wèn xiōng xiōng bù gù, sǎo shì tā rén gèng xī sù.
欲言問兄兄不顧,嫂是他人更奚訴。
rén shēng yī shì wèi dì xiōng, tóng gēn zì hé tóng kū róng.
人生一世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榮。
yé niáng zài rì céng juàn liàn, yuàn xiōng huí kàn sǐ rén miàn.
爺娘在日曾眷戀,愿兄回看死人面。
cǐ shī yì yǒu gǎn yú wén zōng xiōng dì zhī jiān ér zuò.
此詩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間而作。
“人生一世為弟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