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心煙雨共霏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心煙雨共霏霏”全詩
溪云不作從龍起,山石何須學燕飛。
籬下舊存彭澤菊,林間新長首陽薇。
夜闌忽漫聞啼鳥,腸斷天涯信使稀。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次李子庚韻》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李子庚韻》是明代劉基所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愁緒,以及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思考。
詩中表達了風落和余花的春天,以及作者內心的愁緒。煙雨籠罩下的景象使詩人的憂傷更加濃郁。溪云不再隨風飄動,而是變成了龍的形狀,展示了溪云的壯麗和氣勢。山石不再學習燕子飛翔,而是保持自己的本真。這些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獨特的理解。
詩中還提到了籬下的彭澤菊和林間的首陽薇。彭澤菊是指一種古老的名貴花卉,它在籬下存留,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傳統的延續。首陽薇則是指一種新長的野生花草,它在林間生長,象征著新生和希望。這種對比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新舊交替的美感。
在夜晚的深夜,詩人忽然聽到了鳥兒的啼鳴聲,這種聲音在天涯傳遞,使詩人內心的傷感更加深刻。此時,信使的到來變得稀少,增加了詩人的孤獨感。
整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內心的情感。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思考,詩人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變遷的感慨,以及孤獨和憂傷的情緒。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展示了傳統與新生、靜態與動態之間的美感。通過這些描寫,詩詞呈現了深厚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愁心煙雨共霏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lǐ zǐ gēng yùn
次李子庚韻
fēng luò yú huā chūn shì fēi, chóu xīn yān yǔ gòng fēi fēi.
風落余花春事非,愁心煙雨共霏霏。
xī yún bù zuò cóng lóng qǐ, shān shí hé xū xué yàn fēi.
溪云不作從龍起,山石何須學燕飛。
lí xià jiù cún péng zé jú, lín jiān xīn zhǎng shǒu yáng wēi.
籬下舊存彭澤菊,林間新長首陽薇。
yè lán hū màn wén tí niǎo, cháng duàn tiān yá xìn shǐ xī.
夜闌忽漫聞啼鳥,腸斷天涯信使稀。
“愁心煙雨共霏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