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功不得歸顓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功不得歸顓頊”全詩
歲功不得歸顓頊,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轉添云氣漫成虹。
蝦蟆蛺蝶偏如意,旦夕蜚鳴白露叢。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立冬日作》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冬日作》是明代劉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忽然看到桃花綻放粉紅,驚動了十月的溫暖風。我辛勤歲月所得功績無法歸還給傳說中的顓頊,冬天來了,如何能夠擔當得起祝融的使命。沒有一顆星辰能夠帶來好雨,只看到云氣轉變成了一道虹。蝦蟆和蛺蝶正適應著這美好的時光,每天都有蜜蜂在白露中飛舞鳴叫。
詩意:
這首詩以立冬這一時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季節變遷的感嘆和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詩中描述了桃花盛開、溫暖的風吹拂、雨水和云氣的變幻,以及蝦蟆、蛺蝶和蜜蜂的生動形象。通過這些描寫,作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微妙關系的思考。
賞析:
《立冬日作》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冬季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細膩觀察和敏感感受。詩中的桃花、溫風、云氣、蜜蜂等形象都富有生動感,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冬天的氣息。詩中的蝦蟆、蛺蝶和蜜蜂被視為與冬天相適應的生物,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態度。
此外,詩中對星辰、雨水等元素的描繪,以及對顓頊和祝融的提及,暗示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傳說的思考。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對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的思考,表達了對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無奈的感慨。
總的來說,劉基的《立冬日作》通過對冬季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敏感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既有對自然美的贊美,又有對人類處境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歲功不得歸顓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dōng rì zuò
立冬日作
hū jiàn táo huā chū xiǎo hóng, yīn jīng shí yuè qǐ wēn fēng.
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
suì gōng bù dé guī zhuān xū, dōng lìng hé kān fù zhù róng.
歲功不得歸顓頊,冬令何堪付祝融。
wèi yǒu xīng chén néng hǎo yǔ, zhuǎn tiān yún qì màn chéng hóng.
未有星辰能好雨,轉添云氣漫成虹。
há ma jiá dié piān rú yì, dàn xī fēi míng bái lù cóng.
蝦蟆蛺蝶偏如意,旦夕蜚鳴白露叢。
“歲功不得歸顓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