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滿目難回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干戈滿目難回首”全詩
楸梧夜冷鳥驚樹,霜露秋清蜂閉房。
天上出車無召虎,人間賣卜有王郎。
干戈滿目難回首,夢到空山月滿堂。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次韻高則誠雨中(三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高則誠雨中(三首)》是明代劉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吳苑中的西風吹過禾黍,越鄉的疲倦客人穿著葛衣覺得涼爽。楸梧樹下的夜晚寒冷,驚起鳥兒棲息的樹枝。秋天的霜露使得清晨更加明凈,蜜蜂閉合蜂房。天上的車馬不再召喚出猛虎,人間的卜卦只能預測到普通人的命運。眼前的戰爭景象使人難以回首,只能在夢中遇見空山下的皎潔月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禾黍飄香、秋天涼爽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幅雨中的田園景色。詩人劉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寧靜幸福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吳苑和越鄉,分別代表了兩個地方。吳苑地處江蘇一帶,以盛產稻谷著稱,而越鄉則是指越州,以盛產高粱而聞名。西風吹過禾黍黃,使人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同時也暗示著禾黍成熟的季節。葛衣涼爽的描述,則展示了詩人作為倦客在外行走的身份,感受到秋涼的疲倦。
詩的后兩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楸梧夜冷,鳥驚樹,通過寒冷的夜晚和驚起的鳥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揭示了秋天的寒意和動蕩。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清晨的景色。秋天的霜露使得早晨的空氣更加清新,蜜蜂也因此關閉蜂房,暗示了秋天的臨近。
詩的最后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時局的擔憂。天上的車馬不再召喚出猛虎,人間的卜卦也只能預測普通人的命運,暗示了戰亂時期的社會動蕩和人們對未來的迷惘。干戈滿目難回首,夢到空山月滿堂,表達了詩人渴望和平寧靜的心聲,希望在夢中尋找到遙遠而美好的景象。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表達,反映了明代社會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和平穩定生活的向往和對戰亂的憂慮,展現了劉基細膩而深刻的詩歌才華。
“干戈滿目難回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gāo zé chéng yǔ zhōng sān shǒu
次韻高則誠雨中(三首)
wú yuàn xī fēng hé shǔ huáng, yuè xiāng juàn kè gé yī liáng.
吳苑西風禾黍黃,越鄉倦客葛衣涼。
qiū wú yè lěng niǎo jīng shù, shuāng lù qiū qīng fēng bì fáng.
楸梧夜冷鳥驚樹,霜露秋清蜂閉房。
tiān shàng chū chē wú zhào hǔ, rén jiān mài bǔ yǒu wáng láng.
天上出車無召虎,人間賣卜有王郎。
gān gē mǎn mù nán huí shǒu, mèng dào kōng shān yuè mǎn táng.
干戈滿目難回首,夢到空山月滿堂。
“干戈滿目難回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