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林鳥雀自相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林鳥雀自相依”全詩
有情霜葉欺花貌,無用風荷象客衣。
西塞鼓鞞山岳震,東郊羽檄海波飛。
傳聞有詔頒南服,早晚陽和斡化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仍用韻酬衍上人(二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仍用韻酬衍上人(二首)》是明代劉基所作的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歲暮天寒、空林鳥雀相依的景象,表達了寒冷的冬季所帶來的凄涼和孤寂。詩中還以冬天的霜葉欺瞞了花的美麗,無用的風荷詩意象征了旅人衣衫上的塵埃。然而,詩人也提到了西塞鼓鞞震動山岳、東郊的羽檄飛翔于海波之上,暗示著國家的榮耀和壯麗景觀。傳聞中傳出了有關南服的詔令,預示著早晚陽光將帶來春天的溫暖和萬物復蘇。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社會動態,展示了冬季的凄涼、寂寞與希望。詩人巧妙地使用自然景物的變化,將其與人事的興衰相聯系,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變遷的思考與感慨。同時,詩中的隱喻和象征意象增添了詩詞的深度和內涵,使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從中感受到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與關注。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冬天的景象,描繪了寒冷與孤寂,同時也展示了希望與溫暖。通過自然景物和社會動態的對比,作者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社會變遷的思考,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向往。這首詩詞既具有明代文人的時代特色,又蘊含著普世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意義。
“空林鳥雀自相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g yòng yùn chóu yǎn shàng rén èr shǒu
仍用韻酬衍上人(二首)
suì mù tiān hán shēng yì wēi, kōng lín niǎo què zì xiāng yī.
歲暮天寒生意微,空林鳥雀自相依。
yǒu qíng shuāng yè qī huā mào, wú yòng fēng hé xiàng kè yī.
有情霜葉欺花貌,無用風荷象客衣。
xī sāi gǔ bǐng shān yuè zhèn, dōng jiāo yǔ xí hǎi bō fēi.
西塞鼓鞞山岳震,東郊羽檄海波飛。
chuán wén yǒu zhào bān nán fú, zǎo wǎn yáng hé wò huà jī.
傳聞有詔頒南服,早晚陽和斡化機。
“空林鳥雀自相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