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撚東籬菊花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笑撚東籬菊花蕊”全詩
已為抵烏投白璧,徒勞點鐵冀黃金。
軒轅未必迷襄野,夸父終當死鄧林。
笑撚東籬菊花蕊,天寒歲晚爾知心。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次韻和石末公無題之作》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石末公無題之作》是明代劉基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風裊裊作商音,落葉枯荄日夜深。
譯文:秋風輕柔地吹奏著商調的音樂,落葉凋零的聲音日夜回蕩。
詩意:這首詩以秋風、落葉為主題,表達了秋天的寂靜、凄涼之感。秋風裊裊,給人以溫柔、細膩的感受,仿佛是在演奏一曲悠揚的音樂。而落葉枯草的聲音則表現出季節的深度和時間的流逝,更加強調了詩人對秋天的感受。
賞析:詩人通過描繪秋風和落葉的景象,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事的轉移。秋風裊裊,既有音樂般的美感,又帶有一絲涼意,給人以靜謐、寂寥的情感體驗。而落葉枯草的聲音則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消逝,使人對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有所感悟。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軒轅、夸父等傳說人物的引用,表達了人事無常的哲理。軒轅和夸父都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命運注定了他們的結局,無論是迷失在襄野還是死在鄧林,都顯示了命運的無常和人生的不可預知。
最后兩句以笑撚東籬菊花蕊、天寒歲晚爾知心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東籬是指朋友的家,菊花是秋天的象征,而撚則表示親近、關心。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友情的深厚情感,并暗示了在寒冷的天氣和晚年的時光里,真正的朋友才能感受并理解彼此之間的心意。
總之,這首詩通過對秋風、落葉等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對季節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的珍重。詩中融入了音樂、神話和情感的元素,使得整首詩既有深度的哲理又帶有濃厚的人情味。
“笑撚東籬菊花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shí mò gōng wú tí zhī zuò
次韻和石末公無題之作
qiū fēng niǎo niǎo zuò shāng yīn, luò yè kū gāi rì yè shēn.
秋風裊裊作商音,落葉枯荄日夜深。
yǐ wèi dǐ wū tóu bái bì, tú láo diǎn tiě jì huáng jīn.
已為抵烏投白璧,徒勞點鐵冀黃金。
xuān yuán wèi bì mí xiāng yě, kuā fù zhōng dāng sǐ dèng lín.
軒轅未必迷襄野,夸父終當死鄧林。
xiào niǎn dōng lí jú huā ruǐ, tiān hán suì wǎn ěr zhī xīn.
笑撚東籬菊花蕊,天寒歲晚爾知心。
“笑撚東籬菊花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