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省不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內省不疚”全詩
風吹窗欞,聲如管弦。
無酒可飲,寒不能眠。
枯腸饑鳴,百慮交煎。
人生一世,不滿百年。
寤寐懷思,曷維其然。
內省不疚,有愧圣賢。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寒夜謠(二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夜謠(二首)》是明代劉基所作的詩詞,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思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美好的夜晚漫長而靜謐,星河灑滿天空。
風吹過窗欞,發出宛如管弦之聲。
沒有酒可以享受,寒冷讓人難以入眠。
內心饑餓,痛苦交迫。
人生只有短暫的一世,不足百年。
清醒與沉睡之間,思緒萬千。
反省自身,無愧于圣賢。
詩意:
《寒夜謠(二首)》通過對寒冷夜晚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不安。夜晚的星空和風聲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氛圍,但作者卻感受到無法入眠的困擾。他飽受饑餓和憂慮的折磨,對生命的短暫和時間的流逝產生了思考。在清醒和沉睡之間,他反思自己的行為,希望能夠無愧于圣賢的標準。
賞析:
《寒夜謠(二首)》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寒冷夜晚的情景,通過對自然元素的描寫,強調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慮。詩中的風聲如同管弦樂曲,為整個詩詞增添了一種音樂的美感。作者在寒冷的夜晚無法入眠,饑餓和百慮交迫,給人一種深深的悲涼之感。他對生命的短暫和時間的流逝產生了思考,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最后,他提到內省自身,希望能夠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內心安寧,與圣賢保持一種心靈上的對話。
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情景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反思。同時,通過對人生短暫和時間流逝的思索,呈現了一種對生命的珍視和對內心的自省。整體上,這首詩詞在簡短的篇幅內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內省不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yè yáo èr shǒu
寒夜謠(二首)
liáng yè yōu yōu, xīng hé mǎn tiān.
良夜悠悠,星河滿天。
fēng chuī chuāng líng, shēng rú guǎn xián.
風吹窗欞,聲如管弦。
wú jiǔ kě yǐn, hán bù néng mián.
無酒可飲,寒不能眠。
kū cháng jī míng, bǎi lǜ jiāo jiān.
枯腸饑鳴,百慮交煎。
rén shēng yī shì, bù mǎn bǎi nián.
人生一世,不滿百年。
wù mèi huái sī, hé wéi qí rán.
寤寐懷思,曷維其然。
nèi xǐng bù jiù, yǒu kuì shèng xián.
內省不疚,有愧圣賢。
¤
“內省不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