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為憂所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為憂所纏”全詩
黃葵間紅蓼,爛若濯錦鮮。
老側無歡,坐為憂所纏。
自恨非松喬,不能還少年。
援琴寫此曲,曲盡心茫然。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旅興(四十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興(四十首)》是明代詩人劉基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寫旅途中的景色和思緒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憂郁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薄云收斂微雨,夕陽倒映天空中的煙霧。黃葵之間紅蓼盛開,猶如洗凈的錦繡一樣絢爛。年老的我沒有歡樂,坐在這里被憂愁所困擾。我自責為何不是松柏高聳,無法再回到年輕時代。我拿起琴寫下了這首曲子,曲子盡頭,心中卻依舊茫然無措。
詩詞中的意象豐富多樣,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變幻的天氣。詩句中的薄云、微雨、返照、空煙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夕陽下的云霧和光影變幻的美景。而黃葵和紅蓼的交織,給人以錦繡綻放的美感,猶如一幅絢麗的畫卷。這些描寫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然而,詩人的內心卻被憂愁和孤寂所籠罩。他描述了自己年老無歡的狀態,心中充滿了悔恨和無奈。他自責自己無法再回到年輕時代,無法再擁有早年的激情和活力。最后,詩人用援琴寫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曲子的盡頭卻是茫然無措。這種茫然不知所措的心境,深深地觸動了讀者的心靈。
整首詩詞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情感抒發,將旅途中的景色與詩人內心的感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對時光流逝和年華不再的思考和憂慮。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不僅能夠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妙,還能夠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一步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
“坐為憂所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xìng sì shí shǒu
旅興(四十首)
báo yún liǎn wēi yǔ, fǎn zhào hán kōng yān.
薄云斂微雨,返照涵空煙。
huáng kuí jiān hóng liǎo, làn ruò zhuó jǐn xiān.
黃葵間紅蓼,爛若濯錦鮮。
lǎo cè wú huān, zuò wèi yōu suǒ chán.
老側無歡,坐為憂所纏。
zì hèn fēi sōng qiáo, bù néng hái shào nián.
自恨非松喬,不能還少年。
yuán qín xiě cǐ qū, qū jìn xīn máng rán.
援琴寫此曲,曲盡心茫然。
¤
“坐為憂所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