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翮得安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倦翮得安巢”全詩
今晨視郊原,草木皆發榮。
雙雙布谷兒,來我墻上鳴。
園蔬猶可藝,無忘及時耕。
倦翮得安巢,感荷天地生。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旅興(四十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興(四十首)》是明代劉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城夜來雨,
雷音亦何砰。
今晨視郊原,
草木皆發榮。
雙雙布谷兒,
來我墻上鳴。
園蔬猶可藝,
無忘及時耕。
倦翮得安巢,
感荷天地生。
譯文:
夜晚,江城降下了雨,
雷聲轟鳴不絕。
今晨我來到城郊原野,
草木都煥發生機。
一對一對的谷雀,
停在我的墻上歌唱。
園中的蔬菜依然可愛,
不忘記及時耕種。
疲倦的羽翼找到安身之所,
感嘆荷花在天地間的生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旅途中的景物為主線,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勞作的贊美。
詩的開頭描述了江城夜晚的雨聲和雷鳴,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寂靜和動蕩。接下來,詩人在清晨來到郊外,看到草木生機勃勃,展現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好景象。
詩中提到的"雙雙布谷兒"指的是谷雀,它們成雙成對地棲息在詩人的墻上,并歌唱著,給人一種安詳和歡愉的感覺。
接著,詩人提到了園中的蔬菜,稱其為藝術品,表達了對農耕勞作的贊美和對農田景觀的欣賞。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倦翅尋找安身之所的心情,同時感嘆荷花在天地間的生長,抒發了對大自然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勞作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倦翮得安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xìng sì shí shǒu
旅興(四十首)
jiāng chéng yè lái yǔ, léi yīn yì hé pēng.
江城夜來雨,雷音亦何砰。
jīn chén shì jiāo yuán, cǎo mù jiē fā róng.
今晨視郊原,草木皆發榮。
shuāng shuāng bù gǔ ér, lái wǒ qiáng shàng míng.
雙雙布谷兒,來我墻上鳴。
yuán shū yóu kě yì, wú wàng jí shí gēng.
園蔬猶可藝,無忘及時耕。
juàn hé dé ān cháo, gǎn hé tiān dì shēng.
倦翮得安巢,感荷天地生。
¤
“倦翮得安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三肴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