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禁得幾秋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來禁得幾秋宵”全詩
蓬鬢一時成白雪,老來禁得幾秋宵。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秋日即事(八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即事(八首)》是明代詩人劉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秋日的景象和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風吹雁過蕭蕭,
旅館青燈共寂寥。
蓬鬢一時成白雪,
老來禁得幾秋宵。
中文譯文:
北風吹過,雁群飛翔,呼嘯聲陣陣;
旅館里的青燈映照著寂寞;
頭發漸漸變成銀白的雪,
年老之后,度過了多少個秋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北風吹過、雁群飛翔的場景,展現了秋天的凄涼之感。詩人身處旅館,燈火孤寂,與外界的寒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孤獨和寂寥的情緒。
詩中的"蓬鬢一時成白雪"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的衰老。蓬鬢是指頭發,一時間就變成了白雪,暗示詩人年歲已長,時光匆匆而逝。這句表達了人生短暫的真實感受,有一種對光陰流轉的無奈和感慨。
最后兩句"老來禁得幾秋宵"表達了作者對年老后度過的秋夜的思考。禁得幾秋宵意味著經歷了多少個秋天的夜晚,而"老來"則突出了作者年老之時的心境。這句表達了對光陰逝去的感慨,同時也傳遞了對歲月流轉中珍惜時光的呼喚。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通過對秋日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詩人對歲月的擔憂和對時光的珍惜,給人以深思和感傷之情。
“老來禁得幾秋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jí shì bā shǒu
秋日即事(八首)
běi fēng chuī yàn guò xiāo xiāo, lǚ guǎn qīng dēng gòng jì liáo.
北風吹雁過蕭蕭,旅館青燈共寂寥。
péng bìn yī shí chéng bái xuě, lǎo lái jìn dé jǐ qiū xiāo.
蓬鬢一時成白雪,老來禁得幾秋宵。
“老來禁得幾秋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