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霜里佩黃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更霜里佩黃金”全詩
盡勝達官憂利害,五更霜里佩黃金。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題畫廿四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畫廿四首》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寫畫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寂靜的樓閣中吟詠時的心情和對世俗利益的反思。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叢樓閣空江上,
日有群鷗伴苦吟。
盡勝達官憂利害,
五更霜里佩黃金。
詩意:
這座樓閣獨自矗立在空曠的江面上,
陽光下,一群群海鷗陪伴著我苦苦思索。
這里勝過了富貴達官的憂慮和紛爭,
我在寒冷的晨霜中佩戴著黃金。
賞析:
《題畫廿四首》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置身于空曠的江上樓閣,靜靜地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他苦苦吟詠,表達了對世俗利益的反思。
詩中的一群群海鷗在陽光下飛翔,成為詩人思考的伴侶。它們自由自在地在江上翱翔,與詩人形成了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不安。
詩人通過與達官貴人的對比,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他認為自己所處的樓閣勝過了那些為名利紛爭的達官貴人,因為他在這里可以遠離塵囂,沉浸于詩意和思考之中。
詩的最后兩句"五更霜里佩黃金"寄托了詩人對于純粹精神追求的向往。五更指的是天亮之前的時刻,而霜則代表了寒冷和清澈。這里的佩黃金象征著追求物質財富的人們。詩人將自己的選擇和追求與他們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對比,表達了對于真正價值的追求和珍視。
整首詩深邃而富有哲理,通過詩人的思考和思索,傳達了對于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對立與選擇。同時,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意象,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使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一種超脫塵俗的意境。
“五更霜里佩黃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à niàn sì shǒu
題畫廿四首
yī cóng lóu gé kōng jiāng shàng, rì yǒu qún ōu bàn kǔ yín.
一叢樓閣空江上,日有群鷗伴苦吟。
jǐn shèng dá guān yōu lì hài, wǔ gēng shuāng lǐ pèi huáng jīn.
盡勝達官憂利害,五更霜里佩黃金。
“五更霜里佩黃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