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水抱獨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回水抱獨往”全詩
有客隔林借問,驚禽蹴落藤花。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山水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水圖》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表達了詩人在山水間獨自徜徉的心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回水抱獨往,
路深樹密迷家。
有客隔林借問,
驚禽蹴落藤花。
詩意:
詩詞以山水為背景,詩人獨自徜徉在山水之間。山嶺回環,水流環抱,使得詩人的行進變得孤獨而寧靜。深深的山路和茂密的樹木使他迷失了回家的方向。突然間,有一位客人隔著樹林問他路,驚起了一只禽鳥,它踢落了藤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深邃的語言描繪了山水之間的景色,以及詩人在其中的心境。詩中的山水景色被用來象征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和細膩。詩詞通過描寫一系列細節,如山回水抱、路深樹密、驚禽蹴落藤花,展現了自然世界的魅力和變幻。整首詩詞以意境為主,通過景物的描述和意象的交融,表達了詩人深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領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孤獨與迷茫,也可以感受到他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想象空間,使人產生共鳴和思考自身與自然的關系。
“山回水抱獨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shuǐ tú
山水圖
shān huí shuǐ bào dú wǎng, lù shēn shù mì mí jiā.
山回水抱獨往,路深樹密迷家。
yǒu kè gé lín jiè wèn, jīng qín cù luò téng huā.
有客隔林借問,驚禽蹴落藤花。
“山回水抱獨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