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運咸思備掃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秦運咸思備掃除”全詩
劍貴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
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
三策舉揚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七律詩贈恩師梁儲以表奪魁之志》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律詩贈恩師梁儲以表奪魁之志》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七律。這首詩通過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心情,向恩師梁儲表達感激之情,同時反思了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境遇。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咸思備掃除;
劍貴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
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
三策舉揚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唐寅壯志未酬的心情,他的理想和抱負并沒有得到實現。"逐樵漁"意味著他不愿意跟隨俗務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秦運咸思備掃除"表示他希望能夠掃除社會上的不公平和不正義,實現自己的抱負。
"劍貴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這兩句表達了唐寅在文學創作上的不順利。"劍貴百金方折閱"說明他的文章雖然貴重而有價值,但卻很少被人閱讀和賞識。"玉遭三黜忽沽諸"則表示他的才華被忽視和貶低,無法得到應有的認可和重視。
"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這兩句借用了女子繡制的紅綾和黃絹,表達了唐寅對于未來希望和對現實的失望。他敢望能夠在明年獲得一些回報,但對于當下他所寫的這首詩卻感到深深的慚愧和失望。
"三策舉揚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這兩句則表達了對自己才華的懷疑和對天命的追問。他認為自己的作品雖然能提出新穎的觀點和主張,但卻被認為不符合古人傳統的文學規范。他自問上天為何不賜予他更多的贊美和認可。
總體來說,這首詩寫出了唐寅壯志未酬的心情和對自己才華未得認可的痛苦。他通過表達這些情感向恩師梁儲表達感激之情,同時也反思了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境遇。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通過對紅綾、黃絹、劍和玉的運用,增強了詩意的豐富性和表達的深度。
“秦運咸思備掃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lǜ shī zèng ēn shī liáng chǔ yǐ biǎo duó kuí zhī zhì
七律詩贈恩師梁儲以表奪魁之志
zhuàng xīn wèi kěn zhú qiáo yú, qín yùn xián sī bèi sǎo chú
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咸思備掃除;
jiàn guì bǎi jīn fāng zhé yuè, yù zāo sān chù hū gū zhū.
劍貴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
hóng líng gǎn wàng míng nián bǐng, huáng juàn shēn cán cǐ rì shū
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
sān cè jǔ yáng fēi gǔ fù, shàng tiān hé yǐ dé chuī xū?
三策舉揚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
“秦運咸思備掃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