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卻春光總不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卻春光總不知”全詩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題畫十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畫十首》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春日景色為主題,通過描寫野店桃花和陌頭陽柳的美麗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光逝去的無奈和遺憾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野店的桃花具有紅粉般的姿態,
路旁的陽柳像綠色的煙絲。
不舍得送客離開東城,
卻不知道春光已經過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桃花和陽柳的細膩形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色。桃花盛開,姿態嬌艷,如紅粉一般迷人;陽柳垂下的枝條像綠色的煙絲,輕盈而柔軟。這些景象使人沉浸在春光之中,不舍得離開東城。
然而,詩人唐寅同時表達了一種無奈和遺憾之情。他意識到時間的流逝,春光轉瞬即逝,而他未能及時珍惜和感受春天的美好。他不舍得送客,卻在送別之后才意識到春光已經過去,對此感到遺憾。
這首詩以唐寅獨特的筆觸和感慨,表達了對春光短暫而珍貴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并在感受到的同時,及時回憶和欣賞,以免錯失時機。整首詩節奏流暢,意境清新,給人以深深的感慨和思考。
“過卻春光總不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à shí shǒu
題畫十首
yě diàn táo huā hóng fěn zī, mò tóu yáng liǔ lǜ yān sī.
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陽柳綠煙絲。
bù yīn sòng kè dōng chéng qù, guò què chūn guāng zǒng bù zhī.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過卻春光總不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