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也好簪花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頭也好簪花朵”全詩
白頭也好簪花朵,明月難將照酒厄。
得一日閑無量福,作千年調笑人癡;
是非滿日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詩贈寧王》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贈寧王》是唐寅創作的一首四韻詩。詩人以信口吟成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疑惑和無奈之情。詩意主要圍繞著兩個主題展開:自我懷疑和對人世間事物的看法。
詩人首先自問:“自家計較說和誰?”這句話表達了詩人的內心疑惑,他在思考自己的言辭和所說之事究竟是為了什么,是否有人真正能夠理解他。這種自我懷疑和迷茫感在詩中顯得較為明顯。
接下來的兩句詩“白頭也好簪花朵,明月難將照酒厄”則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認識到現實的困境。白頭簪花朵,寓意著即使年老,也希望能夠追求美好的事物。而“明月難將照酒厄”則形容了明月無法照亮內心的酒意,暗示著詩人對于現實世界的困惑和無法解脫的感受。
接下來的兩句詩“得一日閑無量福,作千年調笑人癡”則表達了詩人對于閑暇時光的向往和珍惜。詩人認為,即使只有一天的閑暇,也能夠獲得無限的福祉。而“作千年調笑人癡”則表明詩人對于人們固執己見和愚昧行為的嘲諷。詩人將自己與這種調侃人們愚昧的態度相對比,表達了自己的獨特思考和對生活的深思。
最后兩句詩“是非滿日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則表達了詩人對于是非紛爭和復雜事務的無奈和困惑。詩人對于這些事情的發展和結果毫不知情,表明了他對于人事紛擾的漠然態度。
總的來說,《詩贈寧王》表達了唐寅內心的迷茫、懷疑和對人世間事物的反思。詩中運用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對現實困境的認識以及對人們愚昧行為的嘲諷,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對生活的思索。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白頭也好簪花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zèng níng wáng
詩贈寧王
xìn kǒu yín chéng sì yùn shī, zì jiā jì jiào shuō hé shuí?
信口吟成四韻詩,自家計較說和誰?
bái tóu yě hǎo zān huā duǒ, míng yuè nán jiāng zhào jiǔ è.
白頭也好簪花朵,明月難將照酒厄。
dé yī rì xián wú liàng fú, zuò qiān nián tiáo xiào rén chī
得一日閑無量福,作千年調笑人癡;
shì fēi mǎn rì fēn fēn shì, wèn wǒ rú hé zǒng bù zhī?
是非滿日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
“白頭也好簪花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