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碧紗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斷碧紗櫥”全詩
清怨托琵琶,怨極終難說。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琵琶美人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琵琶美人圖》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琵琶美人為主題,表達了美人的清怨之情和無法言說的怨憤。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夢斷碧紗櫥,
窗外聞鵜鴃。
清怨托琵琶,
怨極終難說。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唐寅對美人的情感表達。接下來,我將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進行分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夢幻般的場景:夢中美人的形象如同琵琶般美妙動人,然而美夢醒來后,美人卻消失不見。詩人透過窗外的鵜鴃鳥的鳴叫,寄托了他內心深處的清怨之情。他用琵琶作為自己的代言人,彈奏琵琶表達內心的哀怨和無法言說的怨憤。然而,這份怨憤已經達到極致,無法再用言語來表達。
賞析:
《琵琶美人圖》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情感豐富的畫面。夢境中美人的形象如同琵琶,美麗動人,但夢醒后卻只剩下了空櫥,美人消失不見。這種意象的轉換寓意著現實與夢幻之間的差距,以及美好事物的轉瞬即逝。窗外的鵜鴃鳥的鳴叫作為背景音樂,進一步烘托了詩人內心的清怨之情。而琵琶則成為詩人傾訴心聲的媒介,表達了他對美人的思念和內心深處的怨憤。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琵琶和窗外的鵜鴃鳥的形象描繪,將詩人內心復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唐寅文人的才華和對美的追求,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情感的復雜和無法言說的怨憤之情。
“夢斷碧紗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 pá měi rén tú
琵琶美人圖
mèng duàn bì shā chú, chuāng wài wén tí jué.
夢斷碧紗櫥,窗外聞鵜鴃。
qīng yuàn tuō pí pá, yuàn jí zhōng nán shuō.
清怨托琵琶,怨極終難說。
“夢斷碧紗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