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頭明月脫紗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頭明月脫紗巾”全詩
人盡不堪公轉樂,滿頭明月脫紗巾。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東坡小像》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坡小像》是明代文學家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烏臺十卷青蠅案,
炎海三千白發臣。
人盡不堪公轉樂,
滿頭明月脫紗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形象生動的場景,以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描述了烏臺上堆滿了十卷的青蠅案,象征著官場的險惡和腐敗。同時,描繪了身為官員的臣子,由于政務繁忙和憂國憂民的事務,導致他們的頭發都變成了白色。然而,即使是這樣的官員,他們所享受的公轉樂已經讓人無法忍受,他們滿頭明月的光輝也使他們不再需要覆蓋頭部的紗巾。
賞析:
這首詩雖然短小,但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官場腐敗和官員辛勞的深刻感受。詩中的烏臺青蠅案形象生動,暗示了官場的黑暗和不公,揭示了唐寅對世事的清醒認識。炎海三千白發臣的描繪,表達了官員們為國家憂民的辛勞和犧牲,他們的白發也是對時光流逝的無聲吶喊。最后,滿頭明月脫紗巾的形象揭示了官員們的高尚品質和無私奉獻,他們的光輝照亮了整個世界,不再需要掩蓋。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批判和對官員辛勞的贊揚,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好事物追求的向往。唐寅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思考和感受的氛圍中,引發讀者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深思。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問題,具有深刻的詩意和啟示作用。
“滿頭明月脫紗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pō xiǎo xiàng
東坡小像
wū tái shí juǎn qīng yíng àn, yán hǎi sān qiān bái fà chén.
烏臺十卷青蠅案,炎海三千白發臣。
rén jǐn bù kān gōng zhuàn lè, mǎn tóu míng yuè tuō shā jīn.
人盡不堪公轉樂,滿頭明月脫紗巾。
“滿頭明月脫紗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