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君稱我為奇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感君稱我為奇士”全詩
義重生輕死知己,所以與人成大功。
我觀今日之才彥,交不以心惟以面。
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變時心已變。
區區已作老村莊,英雄才彥不敢當。
但恨今人不如古,高歌伐木矢滄浪。
感君稱我為奇士,又言天下無相似。
庸庸碌碌我何奇,有酒與君斟酌之。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席上答王履吉》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席上答王履吉》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古代英雄的敬仰以及對當代才俊浮躁之感,并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和無奈之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看古往今來的英雄,
豪情滿懷,諾言在酒杯中。
義重于生,輕死而知己,
因此與人共創偉業。
我觀察當下的才俊,
交往不以真心,只看表面。
酒杯斟滿,酒未變冷,
而心已經變了。
如今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
英雄才俊不敢與之相提并論。
但我悔恨今人不如古人,
高歌伐木,射箭在滄浪之上。
感謝你稱贊我為奇才,
又說天下無與我相似。
平庸無奇的我,又有何奇特之處?
只有酒與你一同品味。
詩意和賞析:
《席上答王履吉》表達了作者唐寅對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對當代才俊的失望之情。詩中通過對比古今,作者展示了自己對于真誠友誼和高尚品質的追求,以及對于當代社會人情冷漠和功利主義的痛感。
首先,作者贊美了古代英雄的慷慨豪情和忠誠友誼。古代英雄們義重于生,輕死而知己,他們以真誠的情誼為基礎,共同創造了偉大的功業。這種情誼在當代已經變得罕見,讓作者感到遺憾和無奈。
然后,作者對當代才俊的表現進行了批判。他們只注重外表和社交,缺少真誠和深度。作者通過斟滿酒杯、酒未變冷這一比喻,暗示當代才俊雖然表面上熱情洋溢,但內心已經變得冷漠和浮躁。
最后,作者自嘲自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與古代英雄和當代才俊相比,自己無法承擔起偉大的責任和使命,但他對當代社會的浮躁和功利主義感到痛心,對于自己的平庸也感到無奈。
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古代英雄和當代才俊的對照,表達了作者對于真誠友誼和高尚品質的向往,以及對于當代社會的失望和迷茫。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和觸動,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奈。
“感君稱我為奇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 shàng dá wáng lǚ jí
席上答王履吉
wǒ guān gǔ xī zhī yīng xióng, kāng kǎi rán nuò bēi jiǔ zhōng.
我觀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諾杯酒中。
yì zhòng shēng qīng sǐ zhī jǐ, suǒ yǐ yú rén chéng dà gōng.
義重生輕死知己,所以與人成大功。
wǒ guān jīn rì zhī cái yàn, jiāo bù yǐ xīn wéi yǐ miàn.
我觀今日之才彥,交不以心惟以面。
miàn qián zhēn jiǔ jiǔ wèi hán, miàn wèi biàn shí xīn yǐ biàn.
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變時心已變。
qū qū yǐ zuò lǎo cūn zhuāng, yīng xióng cái yàn bù gǎn dāng.
區區已作老村莊,英雄才彥不敢當。
dàn hèn jīn rén bù rú gǔ, gāo gē fá mù shǐ cāng láng.
但恨今人不如古,高歌伐木矢滄浪。
gǎn jūn chēng wǒ wèi qí shì, yòu yán tiān xià wú xiāng sì.
感君稱我為奇士,又言天下無相似。
yōng yōng lù lù wǒ hé qí, yǒu jiǔ yǔ jūn zhēn zhuó zhī.
庸庸碌碌我何奇,有酒與君斟酌之。
“感君稱我為奇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