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門吏葛長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天門吏葛長庚”全詩
游遍九州島人不識,丹臺箓上已標名。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葛仙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葛仙圖》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門吏葛長庚的形象。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葛仙圖》中文譯文:
三天門吏葛長庚,
體坐蟾蜍赤腳行。
游遍九州島人不識,
丹臺箓上已標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葛長庚為主題,葛長庚是三天門的門吏,他的形象非常與眾不同。詩中描繪了他坐在蟾蜍上,赤著腳行走的情景。葛長庚游歷了九州島,但凡遇到的人都不認識他,然而他的名字早已被刻在丹臺的箓上。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葛長庚的形象和經歷。葛長庚作為一名門吏,身份平凡,但他的形象卻與常人迥異。坐在蟾蜍上、赤著腳行走,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印象。他游遍了九州島,但人們卻不知道他的身份和來歷。然而,他的名字已經留在丹臺箓上,這顯示出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望和地位。
整首詩以葛長庚的形象和人生經歷為中心,展示了他與眾不同的特質和獨特的命運。葛長庚的形象象征著與世俗觀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他沒有被社會的眼光所束縛,追求著自己內心的追求。他的名字留在丹臺箓上,可以理解為他的存在和價值被記錄下來,盡管人們不了解他的來歷和身份,但他的存在仍然有著一定的意義。
這首詩詞通過對葛長庚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與眾不同、獨立思考的個體的贊美和關注。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社會常規和觀念的一種思考和質疑。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獨特的形象和世界觀,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三天門吏葛長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é xiān tú
葛仙圖
sān tiān mén lì gé cháng gēng, tǐ zuò chán chú chì jiǎo xíng.
三天門吏葛長庚,體坐蟾蜍赤腳行。
yóu biàn jiǔ zhōu dǎo rén bù shí, dān tái lù shàng yǐ biāo míng.
游遍九州島人不識,丹臺箓上已標名。
“三天門吏葛長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