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里溪流極望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樹里溪流極望空”全詩
此景憑誰擬何處,金閶亭下暮煙中。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金閶暮煙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閶暮煙圖》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金閶亭下的夕陽余暉和遠處的煙霧繚繞的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
紅柿葉在霜前燃燒,
溪流從樹間望向虛空。
這景象是誰所模仿的,
在金閶亭下的暮煙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以及金閶亭下的煙霧,表達了唐寅對自然景觀的觸動和思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勾勒出一幅金閶亭下夕陽映照下的美麗景色。詩人以紅柿葉在霜前燃燒的形象,表現了秋天的瑰麗和豐收的季節。樹間的溪流在望向虛空的同時,也凸顯出一種遠離塵囂、寧靜自然的意境。
詩人在描繪景色的同時,也探索了這幅畫面的來源和創造者是誰。他問道:“這景象是誰所模仿的”,從而引發了對藝術創作和現實之間的關系的思考。這種思考使得這首詩詞不僅僅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的描述,更具有哲學意味和審美思考。
《金閶暮煙圖》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以及對藝術和現實關系的思考,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藝術創作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意味深遠的語言,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樹里溪流極望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chāng mù yān tú
金閶暮煙圖
shuāng qián shì yè yī lín hóng, shù lǐ xī liú jí wàng kōng.
霜前柿葉一林紅,樹里溪流極望空。
cǐ jǐng píng shuí nǐ hé chǔ, jīn chāng tíng xià mù yān zhōng.
此景憑誰擬何處,金閶亭下暮煙中。
“樹里溪流極望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