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不教秋色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鐵骨不教秋色淡”全詩
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墨菊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墨菊圖》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詩詞。本詩以墨菊為題材,通過描繪人物換衣、洗浴、研磨墨池等場景,抒發了詩人對墨菊的贊美和自身情感的表達。
詩詞的中文譯文:
白衣人換太元衣,
浴罷山陰洗研池。
鐵骨不教秋色淡,
滿身香汗立東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太元節(農歷八月十五日)時穿著白衣,從山陰洗浴之后,來到東籬邊上的墨池,研磨墨汁。詩人以墨菊為題材,通過描寫人物的換衣、洗浴和研磨墨汁的過程,表達了對墨菊的贊美之情。
首兩句中,詩人以換衣、洗浴的動作為引子,將人物置于墨菊的環境中。白衣人換下太元節的盛裝,暗示著人物進入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彰顯了淡泊的心境。而浴罷山陰洗研池,則表現出人物與自然的交融,墨菊的清香與人體的汗味在這一環境中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和諧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用“鐵骨”來形容墨菊,暗示著墨菊堅強剛毅的品質。鐵骨不教秋色淡,表達了墨菊不因秋天的來臨而失去其濃烈的色彩,顯示了墨菊的堅韌和不屈不撓的品質。
最后兩句,滿身香汗立東籬,詩人通過描寫人物研磨墨汁的動作,將人物與墨菊的香氣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詩人對墨菊的喜愛之情。立東籬,意味著人物站在東籬旁邊,凝望著墨菊,這種與墨菊的親近感和親密感進一步增強了詩人對墨菊的贊美之情。
綜上所述,這首詩以墨菊為主題,通過描繪人物與墨菊的親密接觸和交融,表達了詩人對墨菊的贊美之情,同時也通過墨菊堅韌不拔的品質,寄托了詩人自身的情感與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通過墨菊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堅韌不拔、獨立自主的品質的贊美,并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鐵骨不教秋色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jú tú
墨菊圖
bái yī rén huàn tài yuán yī, yù bà shān yīn xǐ yán chí.
白衣人換太元衣,浴罷山陰洗研池。
tiě gǔ bù jiào qiū sè dàn, mǎn shēn xiāng hàn lì dōng lí.
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
“鐵骨不教秋色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