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何必起南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孔明何必起南陽”全詩
秋榜才名標第一,春風弦管醉千場。
跏趺說法蒲團軟,鞋襪尋芳杏酪香。
只此便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陽。
¤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漫興(十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漫興(十首)》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此生甘分老吳閶,
萬卷圖書一草堂。
秋榜才名標第一,
春風弦管醉千場。
跏趺說法蒲團軟,
鞋襪尋芳杏酪香。
只此便為吾事了,
孔明何必起南陽。
譯文:
我此生榮幸能老去吳地的閶門,
在一間草堂中擁有萬卷圖書。
在秋季的榜單上,才名獨樹一幟,
春風中,彈奏弦樂使我陶醉無邊。
我坐在蒲團上講述佛法,坐得舒適自在,
我的鞋襪聞著芳香,有著杏仁酪的香氣。
只有這些才是我真正關心的事情,
孔明為何一定要起身去南陽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唐寅對自己生活境界的理解和追求。他以老去吳地的閶門作為自己安享晚年的愿望,不求富貴榮華,只希望安靜地擁有一間草堂和豐富的圖書。在秋季的榜單上,他的才名獨步群芳,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而在春風中,他沉浸在彈奏弦樂的樂趣中,感受著無盡的快樂與陶醉。
在生活中,他坐在蒲團上講述佛法,享受著舒適的自在感。他的鞋襪散發著芳香,這種香氣仿佛是來自杏仁酪的甜美味道。他認為,只有這些真正的事情才是他所追求和關心的,而像孔明那樣追求權力和功名的人是不必要的。
賞析:
《漫興(十首)》展現了唐寅獨特的生活態度和追求。他追求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名利的束縛,注重內心的寧靜與滿足。他通過描述自己對書籍和音樂的熱愛,表達了對藝術和智慧的追求。他將蒲團和芳香的鞋襪作為生活中的細節,透露出他對舒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將富有哲理的思考融入其中。通過與孔明的對比,他批判了功利主義和權力追求,強調了內心追求的重要性。這首詩詞向讀者傳遞了一種追求內心自由與滿足的人生態度,引發人們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孔明何必起南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àn xìng shí shǒu
漫興(十首)
cǐ shēng gān fēn lǎo wú chāng, wàn juǎn tú shū yī cǎo táng.
此生甘分老吳閶,萬卷圖書一草堂。
qiū bǎng cái míng biāo dì yī, chūn fēng xián guǎn zuì qiān chǎng.
秋榜才名標第一,春風弦管醉千場。
jiā fū shuō fǎ pú tuán ruǎn, xié wà xún fāng xìng lào xiāng.
跏趺說法蒲團軟,鞋襪尋芳杏酪香。
zhī cǐ biàn wèi wú shì le, kǒng míng hé bì qǐ nán yáng.
只此便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陽。
¤
“孔明何必起南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