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迷沙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白迷沙渚”全詩
風攬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凍僵業漁者,歸載一船冰。
一白迷沙渚,柴扉認有燈。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瀟湘八景》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瀟湘八景》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瀟湘地區的景色和生活情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右煙寺曉鐘。
風攬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凍僵業漁者,歸載一船冰。
一白迷沙渚,柴扉認有燈。
詩意:
《瀟湘八景》以詩人楊基的視角,描述了瀟湘地區的自然景觀和冬日的生活場景。詩中描繪了晨鐘聲、風吹瑞雪、江河寒冷、漁民捕撈冰塊、沙灘上的一片白色迷霧和家中的燈火,通過這些景物和情景,傳達了冬日的寒冷、寧靜和孤寂之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展示了作者對瀟湘地區冬日景色的深刻感受。首句“右煙寺曉鐘”使人感受到清晨鐘聲的寧靜,同時也暗示了一個新的一天的開始。接著,詩人通過“風攬瑞花晚,江寒波欲凝”表達了寒冷的氣氛,風吹動著飄落的雪花,江面幾乎凝結成冰。
詩中的“凍僵業漁者,歸載一船冰”描繪了冬日里勇敢的漁民們在寒冷的江面上努力捕撈冰塊的場景,顯示了他們不畏嚴寒的勇氣和辛勤工作的態度。
最后兩句“一白迷沙渚,柴扉認有燈”展示了沙灘上一片白色的迷霧,以及在寒冷的冬夜里,家中的燈火溫暖的一幕。這兩句詩通過對比冷冽的自然景色和溫暖的家庭氛圍,傳遞了一種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溫暖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瀟湘地區冬日景色的變化,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們對抗寒冷的勇氣。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人情味,表達了對家人和溫暖的思念和向往。這首詩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將自然景色與人情思緒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感受和共鳴。
“一白迷沙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xiāng bā jǐng
瀟湘八景
yòu yān sì xiǎo zhōng.
右煙寺曉鐘。
fēng lǎn ruì huā wǎn, jiāng hán bō yù níng.
風攬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dòng jiāng yè yú zhě, guī zài yī chuán bīng.
凍僵業漁者,歸載一船冰。
yī bái mí shā zhǔ, chái fēi rèn yǒu dēng.
一白迷沙渚,柴扉認有燈。
¤
“一白迷沙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