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中猶可少年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座中猶可少年狂”全詩
花底若教連日醉,座中猶可少年狂。
新調錦瑟爭傳譜,巧制羅囊別貯香。
衣以鳳翎分縫織,帶將蛇角遍軿裝。
豪名獨擅秋千社,狹氣平欺蹴踘場。
白璧一雙酬劍客,明珠百斛買胡娼。
金丸挾彈章臺左,寶騎聞箏太液傍。
梅子短墻羞擲果,桃花深塢笑分漿。
每嘲春比人先老,不信愁如海叵量。
猶有舊時桃李夢,尚隨胡蝶到遼陽。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結客少年場行》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結客少年場行》是楊基創作的一首明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情如飛絮任悠揚,心與游絲共短長。
這里描述了情感如同飛舞的絮片,自由自在地飄蕩,而人的內心與游絲一樣,短暫又長久。
花底若教連日醉,座中猶可少年狂。
如果讓花朵在花底醉酒連續數日,依然能保持少年般的狂放不羈。
新調錦瑟爭傳譜,巧制羅囊別貯香。
新的樂曲如錦瑟一樣爭相傳揚,巧妙制作的羅囊則專門用來貯藏香氣。
衣以鳳翎分縫織,帶將蛇角遍軿裝。
衣服上用鳳凰的羽毛分割并織成,腰帶上裝飾著蛇的角,裝束華麗而精致。
豪名獨擅秋千社,狹氣平欺蹴踘場。
豪杰的名聲獨霸秋千社,但卑微的人卻在踢毽子場上嘲笑他。
白璧一雙酬劍客,明珠百斛買胡娼。
白色的玉石飾品用來獎賞劍客,明亮的珍珠卻用來買春。
金丸挾彈章臺左,寶騎聞箏太液傍。
黃金制成的丸子挾在彈弓上,站在臺階左側,珍貴的馬匹靠近太液池邊,聽著箏琴的聲音。
梅子短墻羞擲果,桃花深塢笑分漿。
梅子因為長在矮墻上而害羞地掉下果實,桃花則開在深塢中,笑著分離果肉。
每嘲春比人先老,不信愁如海叵量。
每個人都嘲笑春天比人先衰老,但他們不相信憂愁之如海洋一般深不可測。
猶有舊時桃李夢,尚隨胡蝶到遼陽。
仍然有著舊時的桃李夢想,它們還跟隨著胡蝶一起飛到遙遠的遼陽。
這首詩詞描繪了少年場景中的情感和意境。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表達了情感的自由飛揚、人生短暫而又長久的特點。詩中還融入了對豪杰、珍寶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明代社會的風貌和人生百態。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讓人感受到青春與豪情的激蕩。
“座中猶可少年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é kè shào nián chǎng xíng
結客少年場行
qíng rú fēi xù rèn yōu yáng, xīn yǔ yóu sī gòng duǎn cháng.
情如飛絮任悠揚,心與游絲共短長。
huā dǐ ruò jiào lián rì zuì, zuò zhōng yóu kě shào nián kuáng.
花底若教連日醉,座中猶可少年狂。
xīn diào jǐn sè zhēng chuán pǔ, qiǎo zhì luó náng bié zhù xiāng.
新調錦瑟爭傳譜,巧制羅囊別貯香。
yī yǐ fèng líng fēn fèng zhī, dài jiāng shé jiǎo biàn píng zhuāng.
衣以鳳翎分縫織,帶將蛇角遍軿裝。
háo míng dú shàn qiū qiān shè, xiá qì píng qī cù jū chǎng.
豪名獨擅秋千社,狹氣平欺蹴踘場。
bái bì yī shuāng chóu jiàn kè, míng zhū bǎi hú mǎi hú chāng.
白璧一雙酬劍客,明珠百斛買胡娼。
jīn wán xié dàn zhāng tái zuǒ, bǎo qí wén zhēng tài yè bàng.
金丸挾彈章臺左,寶騎聞箏太液傍。
méi zǐ duǎn qiáng xiū zhì guǒ, táo huā shēn wù xiào fēn jiāng.
梅子短墻羞擲果,桃花深塢笑分漿。
měi cháo chūn bǐ rén xiān lǎo, bù xìn chóu rú hǎi pǒ liàng.
每嘲春比人先老,不信愁如海叵量。
yóu yǒu jiù shí táo lǐ mèng, shàng suí hú dié dào liáo yáng.
猶有舊時桃李夢,尚隨胡蝶到遼陽。
“座中猶可少年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