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免耳目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寧免耳目嗤”全詩
如何與君辭,愴如失群麋。
君才非我儔,語默皆可師。
溫溫霜天裘,細細當暑絺。
不勞綺繡文,自然適時宜。
嗟我百無補,不異面有眉。
既乏視聽功,寧免耳目嗤。
君行值重午,高花發榴葵。
荊人擊鼉鼓,舟楫挾兩旗。
當時懷沙心,后世為水嬉。
作歌贈君別,秋風以為期。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送方員外之廬陵》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方員外之廬陵》是明代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年在羈旅,未嘗憂別離。
十年來我在外地漂泊,卻從未因離別而感到憂傷。
如何與君辭,愴如失群麋。
如何與你告別,悲傷得像是失去了同伴的麋鹿。
君才非我儔,語默皆可師。
你的才華超過了我,你的言語和沉默都值得我學習。
溫溫霜天裘,細細當暑絺。
寒冷的天氣里,穿著暖和的皮袍;細膩的織物能夠應對炎熱的夏日。
不勞綺繡文,自然適時宜。
無需華麗的裝飾,自然而得體。
嗟我百無補,不異面有眉。
我唉嘆自己百無一用,不過是有了一副有眉毛的臉而已。
既乏視聽功,寧免耳目嗤。
雖然缺乏欣賞力和聽覺上的才能,卻能免受別人的嘲笑和嗤笑。
君行值重午,高花發榴葵。
你離去的時候正值驕陽似火的正午,高高的花朵綻放著鮮艷的葵花。
荊人擊鼉鼓,舟楫挾兩旗。
荊州的人們敲擊著鼉鼓,船只上懸掛著兩面旗幟。
當時懷沙心,后世為水嬉。
那時我懷著對河沙的思念,如今后世的人們把它當作水中的游戲。
作歌贈君別,秋風以為期。
我寫了一首歌送給你,希望秋風能把我們再次團聚的日子當作期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楊基對友人方員外的離別之情。詩人在十年的旅途中,雖然時常離別,但從未感到憂傷。他對方員外的才華十分贊賞,愿意向他學習。詩中描繪了方員外穿著溫暖的皮袍,應對寒冷和炎熱的天氣,卻不需要過多的裝飾。詩人自嘲自己無法欣賞美景和聽到動聽的聲音,但能夠避免他人的嘲笑。詩中還描繪了方員外離去的情景,以及當時的鼉鼓和旗幟,展示了離別時的壯麗景象。最后,詩人寫下了一首歌送給方員外,希望秋風能夠成為他們再次相聚的期限。整首詩以淡淡的離別之情表達了友情和對方員外的贊美。
“寧免耳目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āng yuán wài zhī lú líng
送方員外之廬陵
shí nián zài jī lǚ, wèi cháng yōu bié lí.
十年在羈旅,未嘗憂別離。
rú hé yǔ jūn cí, chuàng rú shī qún mí.
如何與君辭,愴如失群麋。
jūn cái fēi wǒ chóu, yǔ mò jiē kě shī.
君才非我儔,語默皆可師。
wēn wēn shuāng tiān qiú, xì xì dāng shǔ chī.
溫溫霜天裘,細細當暑絺。
bù láo qǐ xiù wén, zì rán shì shí yí.
不勞綺繡文,自然適時宜。
jiē wǒ bǎi wú bǔ, bù yì miàn yǒu méi.
嗟我百無補,不異面有眉。
jì fá shì tīng gōng, níng miǎn ěr mù chī.
既乏視聽功,寧免耳目嗤。
jūn xíng zhí chóng wǔ, gāo huā fā liú kuí.
君行值重午,高花發榴葵。
jīng rén jī tuó gǔ, zhōu jí xié liǎng qí.
荊人擊鼉鼓,舟楫挾兩旗。
dāng shí huái shā xīn, hòu shì wèi shuǐ xī.
當時懷沙心,后世為水嬉。
zuò gē zèng jūn bié, qiū fēng yǐ wéi qī.
作歌贈君別,秋風以為期。
“寧免耳目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