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樹曉蘢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樹曉蘢蔥”全詩
語長銷夜燭,夢短及晨鐘。
急雪風鳴葦,微云月照松。
雞前趨闕去,寒樹曉蘢蔥。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宿高季迪京館》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高季迪京館》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高季迪京館,
在深秋時分相遇,
故鄉之情如美酒香濃。
言談不絕,時間仿佛被燭光消磨,
夢境短暫,僅及晨鐘聲鳴。
急雪紛飛,風聲呼嘯,葦葉作響,
微云輕拂,明月照耀,松濤如詩。
天明之前,雞鳴先行,應往宮闕奔赴,
寒寂的樹木,透露著黎明的綠意。
詩詞以作者在高季迪的京館過夜時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詞開篇即點明主題,以宿館為場景,描述了作者與友人在深秋相逢的情景。這里的“高季迪京館”可能是一個旅舍或客棧的名稱,也可能是友人的名字。作者通過描繪相逢時的場景和情感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將之比喻為美酒的香濃。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與友人的交談,語言不絕,仿佛時間被燭光消耗,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然而,時間過得很快,夢境短暫,只到晨鐘聲鳴響。這里的晨鐘聲可能指代黎明即將來臨的象征。
詩詞的下半部分以自然景觀的描寫為主,通過描繪急雪飄飛、風聲呼嘯中葦葉的聲音,以及微云輕拂下明月照耀的松樹,傳達了一種寒冷而寧靜的感覺。這些景象與作者內心的思緒相呼應,同時也為詩詞增添了一些詩意和意境。
最后兩句描寫了天明前的場景,雞鳴先行,似乎是在告訴作者該離開高季迪的京館,前往宮闕的約定地。寒冷的樹木透露著黎明的綠意,暗示著新的一天即將開始,也預示著離別的悲涼。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高季迪的京館與友人相逢、思念故鄉的情景,以及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和對離別的憂傷。同時,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示了楊基獨特的詩意和意境。
“寒樹曉蘢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gāo jì dí jīng guǎn
宿高季迪京館
suì wǎn cǐ xiāng féng, xiāng qíng shì jiǔ nóng.
歲晚此相逢,鄉情似酒濃。
yǔ zhǎng xiāo yè zhú, mèng duǎn jí chén zhōng.
語長銷夜燭,夢短及晨鐘。
jí xuě fēng míng wěi, wēi yún yuè zhào sōng.
急雪風鳴葦,微云月照松。
jī qián qū quē qù, hán shù xiǎo lóng cōng.
雞前趨闕去,寒樹曉蘢蔥。
“寒樹曉蘢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