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前秋后十日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前秋后十日雨”全詩
晚渚芙蓉輕落片,午前粳稻細含花。
仙翁蠟屐高巾幘,溪女銀釵小髻髽。
老我不知官府事,水邊吟到日西斜。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早秋江墅晚步》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秋江墅晚步》是明代楊基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前秋后十日雨,
村北村南千頃麻。
晚渚芙蓉輕落片,
午前粳稻細含花。
仙翁蠟屐高巾幘,
溪女銀釵小髻髽。
老我不知官府事,
水邊吟到日西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晚秋的景象,詩人在江墅晚間漫步。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詩人以自然景物為媒介,抒發了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真摯體驗。
賞析:
整首詩以秋天為背景,通過描述連綿不斷的秋雨,描繪了秋季的氣息。村莊中的麻田,默默地生長著,向人們展示著豐收的希望。晚霞映照下的渚邊芙蓉花輕輕飄落,午間的稻田中粳稻含苞待放。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使人感受到了秋天的靜謐和美麗。
詩中還描繪了仙翁、溪女的形象。仙翁穿著蠟屐,頭戴高巾幘,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溪女佩戴著銀釵,頭發盤成小髻髽,展現了她們的婉約之美。這些人物形象的描寫,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情趣。
詩末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無為和超然態度。詩人表示自己對官府事務漠不關心,只是靜靜地站在水邊吟詠,直到太陽西斜。這種寧靜的心境和對俗世的超脫,使整首詩透露著一種淡泊和超然的意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表現了秋天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同時,詩人通過表達自己的超然態度,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秋前秋后十日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qiū jiāng shù wǎn bù
早秋江墅晚步
qiū qián qiū hòu shí rì yǔ, cūn běi cūn nán qiān qǐng má.
秋前秋后十日雨,村北村南千頃麻。
wǎn zhǔ fú róng qīng luò piàn, wǔ qián jīng dào xì hán huā.
晚渚芙蓉輕落片,午前粳稻細含花。
xiān wēng là jī gāo jīn zé, xī nǚ yín chāi xiǎo jì zhuā.
仙翁蠟屐高巾幘,溪女銀釵小髻髽。
lǎo wǒ bù zhī guān fǔ shì, shuǐ biān yín dào rì xī xié.
老我不知官府事,水邊吟到日西斜。
“秋前秋后十日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