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風雨五湖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湘風雨五湖春”全詩
能向此中魂不斷,更無愁處可愁人。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岳陽阻風》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岳陽阻風》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詞以山水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意:
《岳陽阻風》描繪了三湘地區的風雨和五湖春景,表現出作者心中的離愁與相思之情。詩中提到了“萬里相思一病身”,表達了作者在遠離故鄉的異地,思念之情如病一般,無法自拔。然而,詩人卻堅定地表示,盡管身處異鄉,他的魂魄依然停留在故鄉,沒有間斷。詩的結尾表達了一種矛盾的情感,雖然身處困境之中,但作者卻找不到值得憂愁的地方,因為他已經憂愁到了極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異鄉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深深思念。通過描繪風雨和春景,詩人巧妙地營造了一種寂寥和孤寂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助。在描述自己身體不適時,作者使用了“萬里相思一病身”的形象化表達,將思念之情與疾病相聯系,進一步加深了讀者對作者內心痛苦的理解。
詩的最后兩句“能向此中魂不斷,更無愁處可愁人”,展示了作者堅定的精神和對生活的領悟。盡管面臨離別和痛苦,作者的魂魄仍然停留在故鄉,沒有間斷。這種憂愁已經達到了一種極限,再也找不到能夠引起愁苦的地方。通過這種矛盾的表達,詩人傳達出對生活的一種超越和對命運的抗爭。
總體而言,楊基的《岳陽阻風》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異鄉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病痛的形象化表達,詩人深入地展示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無助。然而,詩人在最后以一種堅定和超越的態度,表達了對生活的領悟和對命運的抗爭。這首詩詞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具有深刻的內涵,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湘風雨五湖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yáng zǔ fēng
岳陽阻風
sān xiāng fēng yǔ wǔ hú chūn, wàn lǐ xiāng sī yī bìng shēn.
三湘風雨五湖春,萬里相思一病身。
néng xiàng cǐ zhōng hún bù duàn, gèng wú chóu chù kě chóu rén.
能向此中魂不斷,更無愁處可愁人。
“三湘風雨五湖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