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諤諤眾所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諤諤眾所惡”全詩
交淺言勿深,深言友誼虧。
諤諤眾所惡,況復違逆之。
豈不利于行,吐蘗而含飴。
朝登千仞崗,振我身上衣。
丈夫貴自潔,毋論他人非。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感懷(十四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明代楊基的《感懷(十四首)》,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感懷(十四首)》
位卑諫勿直,
直諫君心疑。
交淺言勿深,
深言友誼虧。
諤諤眾所惡,
況復違逆之。
豈不利于行,
吐蘗而含飴。
朝登千仞崗,
振我身上衣。
丈夫貴自潔,
毋論他人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位卑者諫言的探討,傳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感慨。詩中強調了在位卑者與君主之間進行直接諫言時的困境。位卑者在向君主提出直接的忠告時,君主常常會對其產生疑慮。作者提醒位卑者要小心言辭,不要過于深入交往,以免深言直諫導致友誼的破裂。因為直率的言辭往往不受人歡迎,甚至被人所厭惡,更不用說違背君主的意愿了。這種情況下,位卑者如何行事呢?作者認為,盡管情況艱難,但位卑者仍然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堅守自己的道義。他使用了"吐蘗而含飴"的比喻,意味著位卑者在行事時應該克制自己,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內心的甘甜。
詩中的最后兩句提到了朝登千仞崗和丈夫貴自潔。朝登千仞崗表示作者對困難的直面和勇敢的應對,振我身上衣則表達了作者的堅韌和堅持自己原則的勇氣。丈夫貴自潔指出一個人應該重視自身的自律和道德修養,不要過于關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位卑者在諫言中所面臨的困境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我堅持和道義的強調。它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人性和社會價值觀的深刻洞察力,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諤諤眾所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shí sì shǒu
感懷(十四首)
wèi bēi jiàn wù zhí, zhí jiàn jūn xīn yí.
位卑諫勿直,直諫君心疑。
jiāo qiǎn yán wù shēn, shēn yán yǒu yì kuī.
交淺言勿深,深言友誼虧。
è è zhòng suǒ è, kuàng fù wéi nì zhī.
諤諤眾所惡,況復違逆之。
qǐ bù lì yú xíng, tǔ bò ér hán yí.
豈不利于行,吐蘗而含飴。
cháo dēng qiān rèn gǎng, zhèn wǒ shēn shàng yī.
朝登千仞崗,振我身上衣。
zhàng fū guì zì jié, wú lùn tā rén fēi.
丈夫貴自潔,毋論他人非。
¤
“諤諤眾所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