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淡生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衣裳淡生碧”全詩
澗雨落余霏,衣裳淡生碧。
道因微物悟,理向玄言析。
習靜自無營,何妨處囂寂。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初夏過寧真道院》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初夏過寧真道院》
朝代:明代
作者:楊基
譯文:
我偶然來到寧真道院,
獨自坐在青苔石上。
山澗的雨滴余靄落下,
衣裳淡淡地染上翠綠。
我從微小的事物中領悟到道理,
通過玄妙的言辭來剖析理念。
我習慣于安靜,心無所擾,
何妨在喧囂與寂靜之間徜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初夏的景象,以及作者在寧靜的道院中的思考和體悟。作者坐在高樹下的青苔石上,感受著山澗的雨滴和清新的空氣。他從微小的事物中領悟到道理,通過玄妙的言辭來分析和剖析理念。作者習慣于靜心思考,不受外界喧囂的干擾,他認為在喧囂與寂靜之間自由自在地存在并思考是一種美好的狀態。
賞析:
這首詩以寧靜的道院和初夏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觀和內心思考的狀態,展現了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所得到的啟發。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如高樹、青苔、澗雨等,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幽的山間場景,使人感受到清新寧靜的氛圍。作者通過觀察微小的事物,從中領悟到道理,并以玄妙的言辭來剖析和表達這些思考。詩中強調了寧靜思考的重要性,認為在喧囂的世界中,尋找到內心的靜謐和自由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生活的真諦。整首詩以平和的語調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內心世界,給人一種寧靜、思索和超越塵世的感覺。
“衣裳淡生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xià guò níng zhēn dào yuàn
初夏過寧真道院
ǒu lái gāo shù xià, dú zuò qīng tái shí.
偶來高樹下,獨坐青苔石。
jiàn yǔ luò yú fēi, yī shang dàn shēng bì.
澗雨落余霏,衣裳淡生碧。
dào yīn wēi wù wù, lǐ xiàng xuán yán xī.
道因微物悟,理向玄言析。
xí jìng zì wú yíng, hé fáng chù xiāo jì.
習靜自無營,何妨處囂寂。
“衣裳淡生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