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屋看花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屋看花時”全詩
竹樓聽雪夜,梅屋看花時。
女嫁為農婦,兒從作圃師。
鄰翁無奈俗,招飲豈能辭。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方氏園居(七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方氏園居(七首)》是明代楊基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瑣事為題材,通過描述園居中的各種情景,展現了作者的生活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
譯文:
解下佩環回報琴價,將書當作酒的饋贈。
在竹樓中聆聽夜雪紛飛,在梅屋中觀賞花朵綻放的時刻。
女子出嫁成為農婦,孩子從小就從事園藝工作。
鄰居老人無奈現實壓力,邀請共飲酒宴,我豈能推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園居中的不同場景,展現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琴曲和書籍的喜愛,并將其比喻為酒的饋贈,顯示了他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在竹樓中欣賞夜雪的落下,以及在梅屋中觀賞花朵盛開的時刻,作者能夠從自然中獲得寧靜和愉悅,展現了他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對生活的享受。
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女子嫁給農夫,兒子從小就從事園藝的情景,表現了一種家庭的溫馨和傳統的生活方式。然而,鄰居老人卻面臨著社會的壓力,邀請作者共飲酒宴,作者雖然不愿推辭,但這種情景也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困境和無奈。
整首詩詞以平實而真摯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瑣事和對生活的體驗,展現了他對自然和傳統生活的喜愛和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價值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一種對現實困境的思考和無奈。
“梅屋看花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shì yuán jū qī shǒu
方氏園居(七首)
jiě pèi chóu qín jià, jiāng shū dāng jiǔ zī.
解佩酬琴價,將書當酒貲。
zhú lóu tīng xuě yè, méi wū kàn huā shí.
竹樓聽雪夜,梅屋看花時。
nǚ jià wèi nóng fù, ér cóng zuò pǔ shī.
女嫁為農婦,兒從作圃師。
lín wēng wú nài sú, zhāo yǐn qǐ néng cí.
鄰翁無奈俗,招飲豈能辭。
¤
“梅屋看花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