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竹補疏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編竹補疏籬”全詩
雞豚田祖廟,鷹犬獵神祠。
玉糝菰為粉,瓊酥豆作糜。
兒童采蘆葉,爭學短簫吹。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是明代楊基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編竹補疏籬,生芻束酒旗。
雞豚田祖廟,鷹犬獵神祠。
玉糝菰為粉,瓊酥豆作糜。
兒童采蘆葉,爭學短簫吹。
詩詞通過描繪句曲秋日郊居的景象,表現了一種淳樸自然的生活狀態。編竹修補疏籬,生芻用來束酒旗,展示了人們在農田中的勞作場景,傳達出勤勞致富的精神。詩中提到的雞豚和田祖廟、鷹犬和獵神祠,表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兼顧祭祀和狩獵的活動,體現了對祖先和自然神靈的敬畏和依賴。玉糝、菰粉、瓊酥、豆糜等食物的提及,突顯了豐富的農作物和美食文化,暗示著人們的生活富足和滿足。最后一句描繪了兒童們采摘蘆葉,爭相學習吹奏短簫的情景,展現了童真活潑和對藝術的天賦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豐富多樣的景象,展現了人們勤勞務實、敬畏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和藝術的精神風貌。它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場景,展示了人們對家園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蘊含著對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的思考。這首詩詞在表達生活瑣事中融入了對人性、自然和藝術的思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象,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編竹補疏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qū qiū rì jiāo jū zá xìng shí shǒu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
biān zhú bǔ shū lí, shēng chú shù jiǔ qí.
編竹補疏籬,生芻束酒旗。
jī tún tián zǔ miào, yīng quǎn liè shén cí.
雞豚田祖廟,鷹犬獵神祠。
yù sǎn gū wèi fěn, qióng sū dòu zuò mí.
玉糝菰為粉,瓊酥豆作糜。
ér tóng cǎi lú yè, zhēng xué duǎn xiāo chuī.
兒童采蘆葉,爭學短簫吹。
¤
“編竹補疏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