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酒紅初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卯酒紅初散”全詩
卯酒紅初散,朝霞白漸消。
沙平留雁跡,水落見魚苗。
卻愛箕山老,從容棄一瓢。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是明代詩人楊基所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1. 偶隨黃蝶去,岸幘樹邊橋。
中文譯文:偶然跟隨黃蝶飛舞,來到河岸邊的樹和橋。
詩意:詩人忽然跟隨黃蝶的飛舞,來到了河岸邊上的一片樹林和橋梁之間。
賞析:這首詩以詩人跟隨黃蝶的形象描繪了一個秋日郊居的景象。黃蝶飛舞的場景增添了一絲生動和活潑的氣息,詩人仿佛被吸引著隨著黃蝶的飛舞來到了河岸邊上,融入了自然的美妙之中。
2. 卯酒紅初散,朝霞白漸消。
中文譯文:早晨的酒紅漸漸散去,朝霞逐漸消散。
詩意:清晨的時候,酒的紅色逐漸散去,朝霞也逐漸消散。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早晨的景象,用形容詞描繪了酒紅和朝霞的顏色變化。酒紅初散,意味著夜晚的醉意逐漸消退,新的一天開始。朝霞白漸消,暗示著早晨的短暫美景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失。
3. 沙平留雁跡,水落見魚苗。
中文譯文:河沙平靜留下雁的痕跡,水退去后顯現出魚的稚嫩身影。
詩意:河沙平靜無波,留下了雁的痕跡;水退去之后,顯現出魚兒幼小的身影。
賞析:這首詩通過對河流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河沙平靜無波,留下了雁的痕跡,暗示著雁群曾經在這里停留過。而水退去之后,魚兒的身影出現在眼前,生機勃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大自然生態的關注和贊美。
4. 卻愛箕山老,從容棄一瓢。
中文譯文:然而我喜愛箕山的老人,悠然自得地放棄了一瓢酒。
詩意:然而,我喜愛箕山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放棄了一瓢酒。
賞析:這首詩以贊美箕山的老人為主題。箕山是指江蘇省泗陽縣境內的箕山,此處象征著隱居的山林。詩人表達了對箕山老人的敬佩和贊美,他們能夠舍棄物質的享受,以從容自得的心態面對生活,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放棄一瓢酒也象征著放下塵世煩惱,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寧靜。
總體而言,這組詩詞《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與贊美。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秋日郊居的美景,表達了對大自然變化的觀察和對自然生態的關注。同時,詩人也通過對箕山老人的贊美,傳達了對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對從容自得生活態度的崇敬。整組詩詞以其清新淡雅的語言和深邃內涵的意境,給人以一種寧靜、閑適的感受,引導讀者進入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
“卯酒紅初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qū qiū rì jiāo jū zá xìng shí shǒu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
ǒu suí huáng dié qù, àn zé shù biān qiáo.
偶隨黃蝶去,岸幘樹邊橋。
mǎo jiǔ hóng chū sàn, zhāo xiá bái jiàn xiāo.
卯酒紅初散,朝霞白漸消。
shā píng liú yàn jī, shuǐ luò jiàn yú miáo.
沙平留雁跡,水落見魚苗。
què ài jī shān lǎo, cóng róng qì yī piáo.
卻愛箕山老,從容棄一瓢。
¤
“卯酒紅初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