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留十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看山留十日”全詩
看山留十日,待月坐三更。
秋浦槎頭釣,春泥谷口耕。
莫言蹤跡蠙,朝市久知名。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柏師文》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柏師文》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發已千莖,相逢喜氣生。
隨著歲月的流轉,我已有了千莖白發。當我與你相逢時,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看山留十日,待月坐三更。
我愿意在此山停留十天,等待月亮升起,與你一同坐在深夜。
秋浦槎頭釣,春泥谷口耕。
秋天,我在浦邊垂釣,享受寧靜的時光;春天,我在谷口耕種泥土,勞作著。
莫言蹤跡蠙,朝市久知名。
不要說我的足跡微小,因為我在朝市中已經有了長時間的知名度。
這首詩詞展現了楊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他通過描繪自己白發已生、喜氣盈盈的樣貌,表達了對與他人相逢的喜悅之情。詩中描述了他在山中逗留的心愿,期待與他人一同共度美好的夜晚。他也通過描繪秋天垂釣和春天耕作的場景,展示了他對大自然的深深熱愛和對勞動的敬意。最后,他以自己在朝市中的知名度,暗示了他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聲望。整首詩詞表達了楊基對生活的感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蘊含了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思考。
“看山留十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i shī wén
柏師文
bái fà yǐ qiān jīng, xiāng féng xǐ qì shēng.
白發已千莖,相逢喜氣生。
kàn shān liú shí rì, dài yuè zuò sān gēng.
看山留十日,待月坐三更。
qiū pǔ chá tóu diào, chūn ní gǔ kǒu gēng.
秋浦槎頭釣,春泥谷口耕。
mò yán zōng jī pín, cháo shì jiǔ zhī míng.
莫言蹤跡蠙,朝市久知名。
“看山留十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