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鼓五更交早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禁鼓五更交早直”全詩
禁鼓五更交早直,歸來還是立班時。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宮詞》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這首詩詞,王珪描繪了宮廷中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守時和恪守職責的思考和追求。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焚香重熨赭黃衣,
恐怕朝陽進御遲。
禁鼓五更交早直,
歸來還是立班時。
這首詩詞以宮廷為背景,描繪了一幅清晨宮廷的景象。首先,"焚香重熨赭黃衣",表達了在清晨的宮廷中,儀仗隊員在焚香熨燙他們的紅黃色衣袍,準備迎接朝陽的到來。接著,"恐怕朝陽進御遲",意味著他們擔心朝陽升起的時間會拖延,進而影響皇帝的早朝。這種擔憂和焦慮突顯了對守時的重視。
接下來,"禁鼓五更交早直",描述了宮廷中的禁鼓在凌晨五更時分敲響,提醒宮廷成員早起,開展朝廷事務。這里的"交早直"表達了禁鼓聲音的直擊人心,提醒大家早起。
最后一句"歸來還是立班時",表明即使回到宮廷之后,守時的重要性依然不變。無論何時,都要恪守職責,嚴守紀律,立即投入工作。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宮廷的清晨景象,表達了對守時和恪守職責的思考。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宮廷中嚴謹的作息和嚴格的規章制度,強調了守時的重要性。整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清晰,通過對宮廷生活的描寫,傳遞出對紀律和責任的追求,體現了宋代官員對朝廷工作的認真態度。
“禁鼓五更交早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宮詞
fén xiāng zhòng yùn zhě huáng yī, kǒng pà zhāo yáng jìn yù chí.
焚香重熨赭黃衣,恐怕朝陽進御遲。
jìn gǔ wǔ gēng jiāo zǎo zhí, guī lái huán shì lì bān shí.
禁鼓五更交早直,歸來還是立班時。
“禁鼓五更交早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