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枝試并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枯枝試并欄”全詩
半醉臨風折,清吟拂曉觀。
贈春無限意,和雪不勝寒。
桃李有慚色,枯枝試并欄。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梅花》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珪。這首詩描繪了梅花的冷香、傲雪和堅韌的品質,以及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詞中的“冷香疑到骨,瓊艷幾堪餐”表達了梅花散發出的清冷芬芳,給人一種冰冷的觸覺。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綻放,其美麗如瓊瑤美食,讓人難以抗拒。
接著,“半醉臨風折,清吟拂曉觀”描繪了詩人醉心于梅花的美景,他在清晨吟誦詩篇的同時欣賞著梅花的綻放。
詩的下半部分,“贈春無限意,和雪不勝寒。桃李有慚色,枯枝試并欄”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他將梅花贈予春天,以表達自己對春季無限美好的期待和深情。
整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寫梅花的冷香、傲雪和堅韌不拔的品質,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向往和對生命堅韌不屈的思考。梅花作為寒冷季節中的獨特存在,象征著堅強和希望。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梅花的美麗和獨特性,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和生命的熱愛和贊美。這種對自然界和生命的描繪,使得詩詞中的梅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義,激起讀者內心深處對美好和堅韌的共鳴。
“枯枝試并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梅花
lěng xiāng yí dào gǔ, qióng yàn jǐ kān cān.
冷香疑到骨,瓊艷幾堪餐。
bàn zuì lín fēng zhé, qīng yín fú xiǎo guān.
半醉臨風折,清吟拂曉觀。
zèng chūn wú xiàn yì, hé xuě bù shèng hán.
贈春無限意,和雪不勝寒。
táo lǐ yǒu cán sè, kū zhī shì bìng lán.
桃李有慚色,枯枝試并欄。
“枯枝試并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