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津禱雨見皇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瑤津禱雨見皇憂”全詩
樓閣繞云千地涌,魚龍噓水五天流。
于精自與三靈契,殊例終緣萬宇求。
柄國老臣無異術,但將嘉應續陽秋。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瑤津禱雨的場景,表達了對雨的歡喜和對國家的祈福。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中文譯文:
瑤津禱雨見皇憂,
誰約金仙下帝州。
樓閣繞云千地涌,
魚龍噓水五天流。
于精自與三靈契,
殊例終緣萬宇求。
柄國老臣無異術,
但將嘉應續陽秋。
詩意:
這首詩詞講述了王珪所目睹的瑤津禱雨的情景,他看到皇帝為國家的干旱祈禱雨水而憂慮。他詢問誰能夠約請金仙下凡降雨。樓閣圍繞著云彩,雨水從天空涌下,猶如魚龍歡快地噓噓水聲,持續了五天。這場雨祈求的儀式與天地之間的三靈相合,與眾不同的情況終于得到了眾多宇宙的回應。王珪認為自己作為國家的老臣,沒有什么特別的技巧,只能繼續祈求這樣的好天氣,以續寫國家的繁榮和安寧。
賞析:
《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以其精湛的藝術表達和深刻的意境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珪通過描繪瑤津禱雨的景象,表達了對國家的關切和祈福之情。他對雨水的描寫生動而形象,將樓閣繞云、魚龍噓水的景象展現得淋漓盡致,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詩詞中的意象豐富而富有想象力,給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詩詞中表達了王珪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他自謙自己沒有什么特別的技巧,只能通過祈禱來迎接好天氣,以維護國家的安寧和繁榮。這種忠誠和對國家的祈愿在詩詞中得到了體現,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總的來說,王珪的《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通過精湛的藝術表達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他對國家的關切和祈福之情。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瑤津禱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的期望和祈愿,同時展現了他作為國家老臣的責任感和對國家的忠誠。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和意境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瑤津禱雨見皇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yuán cān zhèng xǐ yǔ sì shǒu
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
yáo jīn dǎo yǔ jiàn huáng yōu, shuí yuē jīn xiān xià dì zhōu.
瑤津禱雨見皇憂,誰約金仙下帝州。
lóu gé rào yún qiān dì yǒng, yú lóng xū shuǐ wǔ tiān liú.
樓閣繞云千地涌,魚龍噓水五天流。
yú jīng zì yǔ sān líng qì, shū lì zhōng yuán wàn yǔ qiú.
于精自與三靈契,殊例終緣萬宇求。
bǐng guó lǎo chén wú yì shù, dàn jiāng jiā yìng xù yáng qiū.
柄國老臣無異術,但將嘉應續陽秋。
“瑤津禱雨見皇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