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連一水風光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留連一水風光暮”全詩
留連一水風光暮,悵望今宵月影孤。
漢橐暫持來法從,皋禽還引上仙圖。
中條候騎知非遠,肯盡都門別酒無。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又寄公儀四首》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又寄公儀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珪
花撲行人柳蔭渠,
每逢嘉趣為停舟。
留連一水風光暮,
悵望今宵月影孤。
漢橐暫持來法從,
皋禽還引上仙圖。
中條候騎知非遠,
肯盡都門別酒無。
中文譯文:
花朵落在行人身旁,柳樹的影子倒映在水渠里,
每逢歡樂的時刻,船只就停下來。
停留在這一片水上風光的黃昏,
望著今夜孤獨的月影,我感到憂愁。
漢橐(一種樂器)暫時帶來法樂的音律,
海鷗引領著上仙的圖畫。
中條候騎(指官職)知道并不遙遠,
愿意放下都門,不再飲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清麗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世俗歡樂的冷靜態度。詩中通過描繪花朵、行人、柳樹和水渠等景物,展示了一幅寧靜美麗的畫面。作者以流露出的憂愁和孤獨情感,暗示著他的內心世界。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漢橐帶來的音樂和皋禽引領的圖畫,表達了對仙境和超然境界的向往。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期待和對世俗歡樂的淡漠態度,愿意放下酒宴的繁華,追尋更高尚的境界。
整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傳達了對離別和超然境界的思考。作者以簡潔而精準的語言,塑造了富有意境的詩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詩意和思想內涵,展現了王珪的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獨特見解。
“留連一水風光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jì gōng yí sì shǒu
又寄公儀四首
huā pū xíng rén liǔ yīn qú, měi féng jiā qù wèi tíng lú.
花撲行人柳蔭渠,每逢嘉趣為停艫。
liú lián yī shuǐ fēng guāng mù, chàng wàng jīn xiāo yuè yǐng gū.
留連一水風光暮,悵望今宵月影孤。
hàn tuó zàn chí lái fǎ cóng, gāo qín hái yǐn shàng xiān tú.
漢橐暫持來法從,皋禽還引上仙圖。
zhōng tiáo hòu qí zhī fēi yuǎn, kěn jǐn dōu mén bié jiǔ wú.
中條候騎知非遠,肯盡都門別酒無。
“留連一水風光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