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郊民愛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許郊民愛厚”全詩
高謨帷幄舊,嘉織鼎彝新。
露濕銘旌曉,塵凝燕榭春。
許郊民愛厚,猶憶相車茵。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贈司空侍中晏元獻公挽詞二首》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司空侍中晏元獻公挽詞二首》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震邸陪經席,
辰階擁化鈞。
高謨帷幄舊,
嘉織鼎彝新。
露濕銘旌曉,
塵凝燕榭春。
許郊民愛厚,
猶憶相車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珪寫給晏元獻公的挽詞,表達了對晏元獻公的追思和懷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王珪和晏元獻公一起參加宴會的場景。"震邸陪經席"指的是在宴會上,王珪和晏元獻公共同坐在位于宮殿中央的座位上,象征著他們的重要地位。"辰階擁化鈞"指的是王珪和晏元獻公站在臺階上,擁有統治力量,這是宋代官員的象征。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對晏元獻公的敬重和贊揚。"高謨帷幄舊"表示晏元獻公在高高在上的帷幄之中制定著卓越的策略,這是對他智慧和才能的贊美。"嘉織鼎彝新"指的是晏元獻公在治理國家時推行了新的政策和改革,象征著他的卓越領導能力。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王珪對晏元獻公的懷念和思念之情。"露濕銘旌曉"描繪了黎明時分露水濕潤著掛在旌旗上的字詞,暗示著王珪在清晨時分思念著晏元獻公。"塵凝燕榭春"描述了春天燕子悠然棲息在塵埃凝結的宮殿上,意味著塵世的變遷,但晏元獻公的事跡和形象仍然在王珪心中永存。
最后兩句表達了晏元獻公為人民所敬愛的情感。"許郊民愛厚"表明晏元獻公深得百姓的愛戴和敬重。"猶憶相車茵"表示王珪依然懷念著和晏元獻公一起乘坐的車廂和座墊,這是他們共同經歷的美好時光的象征。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場景和表達對晏元獻公的懷念,展現了王珪對晏元獻公的崇敬和深情。通過對晏元獻公的贊美和回憶,詩人表達了對他卓越才能和為民造福的事跡的贊賞,并傳遞了對逝去時光和友誼的思念之情。
“許郊民愛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ī kōng shì zhōng yàn yuán xiàn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贈司空侍中晏元獻公挽詞二首
zhèn dǐ péi jīng xí, chén jiē yōng huà jūn.
震邸陪經席,辰階擁化鈞。
gāo mó wéi wò jiù, jiā zhī dǐng yí xīn.
高謨帷幄舊,嘉織鼎彝新。
lù shī míng jīng xiǎo, chén níng yàn xiè chūn.
露濕銘旌曉,塵凝燕榭春。
xǔ jiāo mín ài hòu, yóu yì xiāng chē yīn.
許郊民愛厚,猶憶相車茵。
“許郊民愛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