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清曉漏聲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昌清曉漏聲疏”全詩
詩人池塘似靈運,賦傳宮殿學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點,陰注將成淡墨書。
見說丹臺名第一,蕊章須詔侍嚴徐。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仁字卷子》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仁字卷子》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以及對文學和政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文昌清曉漏聲疏,
曾看飛泉落筆初。
詩人池塘似靈運,
賦傳宮殿學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點,
陰注將成淡墨書。
見說丹臺名第一,
蕊章須詔侍嚴徐。
詩意和賞析:
《仁字卷子》通過對清晨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文學和政治的思考。詩人描述了清晨鐘聲稀疏,仿佛文昌之氣在清晨中彌漫。他曾目睹過飛泉的奔騰,感嘆自己筆墨的初學之初。
詩中提到的池塘如同靈運,意味著詩人將自己的文學才華比喻為一池清泉,具有靈動的力量。而賦傳宮殿學相如,則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傳承的重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傳世,如同古代文學家相如一樣。
接著,詩中提到了春官不下真朱點,陰注將成淡墨書。這里描繪了詩人在創作過程中的困境和挑戰。春官不下真朱點,意味著詩人在書寫時缺乏靈感和自信,而陰注將成淡墨書,則表示詩人的作品可能無法得到應有的賞識和認可。
最后兩句提到了丹臺名第一,蕊章須詔侍嚴徐。詩人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在丹臺中獲得第一的美譽,希望自己的才華得到皇帝嚴徐的賞識和關注。這里既有對文學成就的追求,也體現了詩人對政治地位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清晨景色的描繪,以及對文學和政治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學創作和政治成就的渴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對于創作過程中困難和挑戰的思考和反思。
“文昌清曉漏聲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zì juǎn zi
仁字卷子
wén chāng qīng xiǎo lòu shēng shū, céng kàn fēi quán luò bǐ chū.
文昌清曉漏聲疏,曾看飛泉落筆初。
shī rén chí táng shì líng yùn, fù chuán gōng diàn xué xiàng rú.
詩人池塘似靈運,賦傳宮殿學相如。
chūn guān bù xià zhēn zhū diǎn, yīn zhù jiāng chéng dàn mò shū.
春官不下真朱點,陰注將成淡墨書。
jiàn shuō dān tái míng dì yī, ruǐ zhāng xū zhào shì yán xú.
見說丹臺名第一,蕊章須詔侍嚴徐。
“文昌清曉漏聲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