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園無許戀芳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庾園無許戀芳菲”全詩
境上人瞻司馬節,里中書耀買臣衣。
賓帷華履侵宵會,農野朱轓帶雨歸。
方有壯圖深許國,庾園無許戀芳菲。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送富郎中守蘇州》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富郎中守蘇州》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富郎中奉命守衛蘇州時的情景和他對國家的忠誠,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階層的不同與交往的場景。
詩中以綠綈傳詔天下畿的形象開場,綠綈是官員所穿的禮服,傳詔天下畿說明他受到皇帝的重要任命。接著描述了他駕馭著馬車,隨從簇擁著,儀仗齊整,以彰顯他的威嚴和權勢。
下一節句“境上人瞻司馬節,里中書耀買臣衣”,描繪了他在路途中受到民眾的景仰。司馬節是古代官職的代稱,說明他在行進途中,受到人們的尊敬和贊美。里中書耀買臣衣意味著他的服飾奢華,顯示出他權貴的身份和富有的地位。
接下來的兩句“賓帷華履侵宵會,農野朱轓帶雨歸”,通過對比,展示了他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差異。賓帷華履指的是他在宴會上穿著豪華的鞋履,而農野朱轓則是指普通百姓所使用的簡陋的交通工具。這種對比表達了他作為官員的奢華和享受,與普通人的樸素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方有壯圖深許國,庾園無許戀芳菲”,表達了富郎中對國家的忠誠和為國家作出貢獻的決心。壯圖指的是他的抱負和志向,深許國意味著他將盡心盡力為國家效力。庾園是一個美麗的園林,但他卻沒有時間去享受其中的芳菲景色,這表明他將把國家利益置于個人享樂之上。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富郎中守蘇州的情景描寫,展示了他的權勢和地位的象征,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為國家奮斗的決心。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凸顯了官吏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差異,以及他們對國家責任的不同態度。這首詩既是對富郎中個人生活的描寫,也是對當時社會階層和官場風貌的一種寫照,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
“庾園無許戀芳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ù láng zhōng shǒu sū zhōu
送富郎中守蘇州
lǜ tí chuán zhào tiān xià jī, yì yù qīn qīn yōng shǐ fēi.
綠綈傳詔天下畿,驛馭骎骎擁使騑。
jìng shàng rén zhān sī mǎ jié, lǐ zhōng shū yào mǎi chén yī.
境上人瞻司馬節,里中書耀買臣衣。
bīn wéi huá lǚ qīn xiāo huì, nóng yě zhū fān dài yǔ guī.
賓帷華履侵宵會,農野朱轓帶雨歸。
fāng yǒu zhuàng tú shēn xǔ guó, yǔ yuán wú xǔ liàn fāng fēi.
方有壯圖深許國,庾園無許戀芳菲。
“庾園無許戀芳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上聲五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