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猶逢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月猶逢雪”全詩
云重應阻雁,風橫祗愁花。
碧水離思斷,瓊樓醉倚斜。
誰知下帷苦,未曉已聞鴉。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和圣俞春雪》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圣俞春雪》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月中還下著雪,
春天的寒意倍加深。
濃云擋住了候鳥的歸路,
狂風吹倒了可憐的花朵。
碧水中思念斷絕,
倚在瓊樓上陶醉。
誰能明了帷幕后的辛酸,
天還沒亮就聽見了烏鴉的叫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二月的寒冷和春雪給人們帶來的困擾和憂愁。詩人通過描寫雪、云、風、水、花等自然景物,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慨。他感嘆春天的寒冷比往常更加嚴厲,雪花紛紛揚揚,濃云遮擋了候鳥的飛行,狂風吹倒了嬌嫩的花朵,給人們帶來了困擾和愁苦。詩人在碧水邊思念著遠方的人,倚在瓊樓上陶醉于自己的情感之中。他感嘆世人往往只看到帷幕的美好,卻不知帷幕背后的辛酸和苦楚。詩的最后,詩人聽見了烏鴉的叫聲,意味著天還沒有亮,而他已經醒來,感嘆時光的匆匆流逝。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春雪帶來的困擾和對生活的感慨。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表達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通過雪、云、風、水、花等形象的描寫,傳達了春天的寒冷和不易被人們察覺的苦楚。詩詞中的瓊樓和烏鴉的描寫,增添了詩意的層次和深度。整首詩以意境獨特、感情真摯、寓意深刻而著稱,將讀者帶入到詩人的內心世界,引發共鳴。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蘊含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質。
“二月猶逢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èng yú chūn xuě
和圣俞春雪
èr yuè yóu féng xuě, chūn hán yī bèi jiā.
二月猶逢雪,春寒一倍加。
yún zhòng yīng zǔ yàn, fēng héng zhī chóu huā.
云重應阻雁,風橫祗愁花。
bì shuǐ lí sī duàn, qióng lóu zuì yǐ xié.
碧水離思斷,瓊樓醉倚斜。
shéi zhī xià wéi kǔ, wèi xiǎo yǐ wén yā.
誰知下帷苦,未曉已聞鴉。
“二月猶逢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