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瓊樓不奈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樹瓊樓不奈寒”全詩
授簡誰當梁苑賦,泛舟聊作剡溪看。
但知盈尺占豐歲,豈為無氊笑冷官。
想得題詩呵凍硯,固應清興人毫端。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又次韻》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次韻》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再次以韻律吟詠,早晨勿再傾倒酒杯,玉樹瓊樓無法抵御寒冷。授予的文書應該由誰來寫梁苑的賦詩,乘舟漫游剡溪欣賞美景。只有明白一尺土地可以收獲豐年,才不會因為沒有細麻而嘲笑冷官。想象著題詩的場景,凍硬的硯臺必定會給清雅的文人帶來靈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官員生活和文人創作的思考與感慨。詩人通過對飲酒和賦詩的對比,反映了官員們奢靡享樂的生活方式與文人清貧樸素的生活態度之間的對立。他認為官員們應該更加勤勉負責,而不是沉迷于酒色之中。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官員們追求功名利祿的冷嘲熱諷,認為真正的豐年和幸福不是取決于官位高低,而是取決于勤勞和真誠。最后,詩人以寫詩的場景來表達對文人境遇的關注,硯臺的冰冷象征著文人的清貧,但即便如此,清雅高尚的情懷仍然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得以展現。
賞析:
《又次韻》通過對官員和文人生活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詩人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對奢靡生活的批評和對真正幸福的追尋。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將詩意融入其中,使詩詞更加富有意境和感情。詩中的玉樹瓊樓、梁苑賦和剡溪美景等都是常見的意象,通過與官員和文人的生活對比,凸顯出他對紛繁世俗的追求的反思和對純粹文學藝術的崇尚。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情感體驗,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玉樹瓊樓不奈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cì yùn
又次韻
yín biān mò fàng jiǔ bēi gān, yù shù qióng lóu bù nài hán.
吟邊莫放酒杯乾,玉樹瓊樓不奈寒。
shòu jiǎn shuí dāng liáng yuàn fù, fàn zhōu liáo zuò shàn xī kàn.
授簡誰當梁苑賦,泛舟聊作剡溪看。
dàn zhī yíng chǐ zhàn fēng suì, qǐ wèi wú zhān xiào lěng guān.
但知盈尺占豐歲,豈為無氊笑冷官。
xiǎng dé tí shī ā dòng yàn, gù yīng qīng xìng rén háo duān.
想得題詩呵凍硯,固應清興人毫端。
“玉樹瓊樓不奈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