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憶江湖無奈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憶江湖無奈遠”全詩
夢憶江湖無奈遠,吟牽月露不勝寒。
曲逢郢雪須歌盡,漏繞宮花幾聽殘。
朝鎖漢臺空悵望,欲將春恨吒飛翰。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依韻和永叔戲書》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永叔戲書》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作者在美好的時光中與朋友共歡一醉,卻又感嘆江湖夢想遙遠,吟誦的聲音被寒冷的月露所阻。詩中還描繪了演唱曲調與郢雪相逢的情景,漏聲回蕩宮花之間,作者對晨鐘夜鎖漢臺的凄涼望眼欲穿,欲將內心的春天之恨化為飛翰,飛翔于天際。
這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短暫和夢想遠離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音樂的描寫手法,增強了詩意的深度和情感的表達。
整首詩詞情感豐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表達,表現了詩人對于人生紛繁復雜和夢想難以實現的思考。詩意深沉而抒情,通過描寫詩人內心的愁苦和對于美好時光的懷念,反映了人生的短暫和夢想的遙遠。整首詩詞既有詩人對于美好時光的向往和追求,又有對于現實困境的憂傷和無奈,使人產生共鳴和思考。
這首詩詞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美好時光與內心愁苦的對立,增強了情感的沖擊力。同時,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物和音樂的意象,使詩詞更具藝術感和美感。整首詩詞節奏鮮明,意境清新,語言流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起伏和思考。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珪的才華和對于人生和夢想的思考,同時也體現了宋代詩詞的獨特風格和美學追求。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以及對現實和理想的對比,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和思考。
“夢憶江湖無奈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yǒng shū xì shū
依韻和永叔戲書
liáng chén bìng yǔ shǎng xīn nán, ǒu duì qīng zūn qiě gòng huān.
良辰并與賞心難,偶對青樽且共歡。
mèng yì jiāng hú wú nài yuǎn, yín qiān yuè lù bù shèng hán.
夢憶江湖無奈遠,吟牽月露不勝寒。
qū féng yǐng xuě xū gē jǐn, lòu rào gōng huā jǐ tīng cán.
曲逢郢雪須歌盡,漏繞宮花幾聽殘。
cháo suǒ hàn tái kōng chàng wàng, yù jiāng chūn hèn zhā fēi hàn.
朝鎖漢臺空悵望,欲將春恨吒飛翰。
“夢憶江湖無奈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