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祠太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羽衣祠太乙”全詩
樓臺在山畔,松檜出云心。
土暖春長在,峰高月易沉。
羽衣祠太乙,香冷石壇陰。
分類:
作者簡介(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桐柏觀》夏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桐柏觀》是夏竦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間觀景的場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宗教信仰元素,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神秘力量的敬仰。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鳥道寒藤結,洞門蒼蘚深。
樓臺在山畔,松檜出云心。
土暖春長在,峰高月易沉。
羽衣祠太乙,香冷石壇陰。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集中在自然景物和宗教信仰方面,傳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神秘力量的敬仰。
詩詞以描繪"鳥道"和"洞門"為開篇,表現了山間景色的清幽和幽深。"鳥道寒藤結"形象地描繪了鳥兒穿梭其中的景象,"洞門蒼蘚深"則展示了洞口被蒼翠的蘚苔所覆蓋,給人一種神秘而古老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樓臺在山畔,松檜出云心"描繪了樓臺矗立在山脈旁邊,松樹和柏樹高聳入云,似乎與天空相融,給人一種高遠和莊嚴的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悟。"土暖春長在"表明大地逐漸回暖,春天的氣息長久存在,寓意著生命的延續和希望的到來。"峰高月易沉"揭示了山峰高聳入云,月亮升起時容易被山峰遮擋,這里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起伏和變化。
最后兩句"羽衣祠太乙,香冷石壇陰"涉及到宗教信仰,"羽衣祠"是指祭祀太乙真人的祠堂,"太乙"是道教中的神仙,表達了對神靈的敬仰和祈求。"香冷石壇陰"則是在形容祭壇上的香煙逐漸消散,石壇處于陰暗的環境中,給人以肅穆和神秘感。
整首詩以山間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宗教信仰元素,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景仰和對神秘力量的敬仰,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變化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意境深遠的語言,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哲理思考。
“羽衣祠太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bǎi guān
桐柏觀
niǎo dào hán téng jié, dòng mén cāng xiǎn shēn.
鳥道寒藤結,洞門蒼蘚深。
lóu tái zài shān pàn, sōng guì chū yún xīn.
樓臺在山畔,松檜出云心。
tǔ nuǎn chūn zhǎng zài, fēng gāo yuè yì chén.
土暖春長在,峰高月易沉。
yǔ yī cí tài yǐ, xiāng lěng shí tán yīn.
羽衣祠太乙,香冷石壇陰。
“羽衣祠太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