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道當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及時道當進”全詩
春歸花已歇,游子亦云還。
言赴庭闈召,行色已在顏。
豈在蓬蓽徵,為子駐征鞍。
豈無藜與藿,與子共盤餐。
念子久游行,歸得義所安。
及時道當進,為養祿要干。
一吟送子詩,感惻淚沾翰。
分類:
《送樊進士歸寧》韓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樊進士歸寧》是宋代韓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狂風吹飛花,爛漫天地間。
春歸花已歇,游子亦云還。
言赴庭闈召,行色已在顏。
豈在蓬蓽徵,為子駐征鞍。
豈無藜與藿,與子共盤餐。
念子久游行,歸得義所安。
及時道當進,為養祿要干。
一吟送子詩,感惻淚沾翰。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狂風吹走花朵,花開得如此繁盛,遍布天地間。
春天的花已退去,游子也應該歸來了。
言說要赴宮闈之召,離別時神情已顯在臉上。
他豈會留戀在茂密的蓬蓽之中,為了你,他停住了征途的腳步。
何曾沒有藜和藿,與你一同共進簡樸的餐食。
我懷念你長時間的游歷,你的歸來將得到應有的安頓。
及時地行動是應該前進的,為了謀求祿位而要努力奮斗。
我一邊吟詩,一邊送別你,感受到悲傷淚水沾濕了筆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狂風吹散花朵的景象,表達了春天已過,游子應當回家的情愫。作者提及樊進士受到朝廷的召喚,表示他將離開游歷的生活,回到官場上為官職而奔波。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樊進士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夠順利歸來并得到安置。
詩中的"蓬蓽"指的是茂密的草木,作者暗示樊進士并不留戀于世俗的繁華,而是愿意為了友情和責任而放下征途。"藜與藿"是指簡樸的餐食,表達了作者與樊進士的深厚情誼和共同的生活經歷。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樊進士的祝福,希望他能夠及時行動,努力追求官職,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感傷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動的描繪,寄托了作者對友情和歸寧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士人的忠誠、情誼和對仕途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別離的感慨,具有一定的感傷和抒情色彩。
“及時道當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án jìn shì guī níng
送樊進士歸寧
kuáng fēng chuī fēi huā, làn màn tiān dì jiān.
狂風吹飛花,爛漫天地間。
chūn guī huā yǐ xiē, yóu zǐ yì yún hái.
春歸花已歇,游子亦云還。
yán fù tíng wéi zhào, xíng sè yǐ zài yán.
言赴庭闈召,行色已在顏。
qǐ zài péng bì zhēng, wèi zi zhù zhēng ān.
豈在蓬蓽徵,為子駐征鞍。
qǐ wú lí yǔ huò, yǔ zi gòng pán cān.
豈無藜與藿,與子共盤餐。
niàn zi jiǔ yóu xíng, guī dé yì suǒ ān.
念子久游行,歸得義所安。
jí shí dào dāng jìn, wèi yǎng lù yào gàn.
及時道當進,為養祿要干。
yī yín sòng zi shī, gǎn cè lèi zhān hàn.
一吟送子詩,感惻淚沾翰。
“及時道當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